本發明涉及含有rgma抑制物質的異常蛋白聚集體蓄積抑制劑、特別是額顳葉變性癥的預防或治療劑。
背景技術:
1、在細胞內,通過錯誤折疊的蛋白質(不具有正確的立體結構的蛋白質)被迅速分解并除去來管理蛋白質的品質。但是,如果由于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年齡增加、炎癥、氧化應激等)而使蛋白質品質管理系統產生失誤,則有害的蛋白質聚集體會在細胞內蓄積,成為各種神經變性疾病的病因(非專利文獻1)。另外,錯誤折疊的蛋白質聚集體也會介由鄰接的細胞間、腦脊髄液等而傳播至腦的遠離區域,導致聚集病變擴大(非專利文獻2)。
2、泛素是錯誤折疊的蛋白質的標簽之一,成為神經變性的原因的有害的蛋白質聚集體(tdp-43、tau、α-synuclein、sod1的聚集體等)也被泛素化(非專利文獻1)。在各種神經變性疾病中報道了通過患者腦部的病理解剖檢驗而檢測到了泛素陽性蛋白質聚集體、包涵體(非專利文獻3)。
3、額顳葉癡呆癥(frontotemporaldementia,ftd)是由于大腦額葉和前顳葉的進行性、局部性的神經變性·萎縮而呈現出明顯的行為異常、精神癥狀、言語障礙等的神經變性疾病群(非專利文獻4)。ftd根據臨床癥狀而大致分為行為障礙型ftd(behavioral?variantftd,bvftd)、非流利性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癥(nonfluent-variant?primary?progressiveaphasia,nfvppa;progressive?nonfluent?aphasia,pnfa)、語義型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癥(semantic-variant?ppa,svppa;semantic?dementia,sd)(非專利文獻4)。伴有運動神經元病變的疾病也被稱為ftd-mnd。bvftd是最常見的亞型,占ftd癥例的約50%。典型地在小于65歲的成人中發病,以行為、人格和認知的嚴重障礙為特征。
4、ftd在病理學上為在神經細胞、神經膠質細胞中聚集特定的蛋白質、蓄積包涵體的額顳葉變性癥(frontotemporal?lobar?degeneration,ftld)。作為包涵體的主要構成成分,已鑒定有tau蛋白、transactive?response?dna?binding?protein?of?43kda(tdp-43)蛋白、fused?in?sarcoma(fus)蛋白,作為病理學的分類而使用(非專利文獻5)。在細胞內包涵體中蓄積的蛋白質中發現tau蛋白的組被分類為ftld-tau。已知ftld-tau患者腦中蓄積的tau蛋白發生了過度磷酸化、片段化、泛素化等各種翻譯后修飾(非專利文獻6)。tau蛋白陰性型被進一步細化,在tdp-43蛋白陽性的ftld-tdp、fus蛋白陽性的ftld-fus等中泛素陽性也包含在分類標準中(非專利文獻5)。有臨床病理相關報告稱臨床診斷的bvftd的半數以上為ftld-tdp,nfvppa(pnfa)的約70%為ftld-tau,svppa(sd)的約80%為ftld-tdp(非專利文獻7)。如果臨床診斷為ftd,則潛在病理具有泛素化蛋白聚集體的可能性極高。
5、rgm(repulsive?guidance?molecule,排斥導向分子)是最初被鑒定為視覺系統的軸突引導分子的膜蛋白(非專利文獻8)。已知rgm家族包含被稱為rgma、rgmb和rgmc的3種成員(非專利文獻9),至少rgma和rgmb通過相同的信號傳遞機制來發揮作用(非專利文獻10)。rgmc在鐵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
6、根據后續的研究,表明rgm具有爪蟾和雞胚胎中的軸突引導和層狀組織形成、以及小鼠胚胎中的頭部神經管的關閉控制等功能(非專利文獻11)。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含有抗rgm中和抗體作為有效成分的軸突再生促進劑。
7、除了發育階段的功能以外還在成人和大鼠的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再表達,在大鼠中rgma抑制使脊髄損傷后的軸突生長亢進,促進功能恢復(非專利文獻12),因此認為rgma是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的軸突再生抑制物質。作為中和rgma的具體的抗體,例如,記載于專利文獻2(例如,5f9、8d1)、專利文獻3(例如,ae12-1、ae12-1y)和專利文獻4(例如,r116a3、r70e4、r116a3c、rh116a3)中。
8、這樣地在中樞神經系統損傷中明確了rgma的作用,但是特別在泛素化聚集體(陽性包涵體)的形成抑制中尚未確認rgma的參與,尚未知曉這樣的治療藥。
9、現有技術文獻
10、專利文獻
11、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wo2005/087268號
12、專利文獻2:國際公開?wo2009/106356號
13、專利文獻3:國際公開?wo2013/112922號
14、專利文獻4:國際公開?wo2016/175236號
15、非專利文獻
16、非專利文獻1:watanabe?y,taguchi?k,tanaka?m.ubiquitin,autophagy?and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cells.2020;9(9):2022.
17、非專利文獻2:soto?c,pritzkow?s.protein?misfolding,aggregation,andconformational?strains?in?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nat?neurosci.2018oct;21(10):1332-1340
18、非專利文獻3:chung?kk,dawson?vl,dawson?tm.the?role?of?the?ubiquitin-proteasomal?pathway?in?parkinson’s?disease?and?other?neurodegenerativedisorders.trends?neurosci.2001nov;24(11suppl):7-14
19、非專利文獻4:frontotemporal?dementia.bang?j,spina?s,millerbl.lancet.2015oct?24;386(10004):1672-82.doi:10.1016/s0140-6736(15)00461-4.
20、非專利文獻5:review:an?update?on?clinical,genetic?and?pathologicalaspects?of?frontotemporal?lobar?degenerations.lashley?t,rohrer?jd,mead?s,revesz?t.neuropathol?appl?neurobiol.2015dec;41(7):858-81.doi:10.1111/nan.12250.epub?2015jul?6.pmid:26041104
21、非專利文獻6:mandelkow?em,mandelkow?e.biochemistry?and?cell?biology?oftau?protein?in?neurofibrillary?degeneration.cold?spring?harb?perspect?med2012;2:a006247.
22、非專利文獻7:therapeutic?and?diagnostic?challenges?for?frontotemporaldementia.d'alton?s,lewis?j.front?aging?neurosci.2014aug?19;6:204.doi:10.3389/fnagi.2014.00204.ecollection?2014.pmid:25191265
23、非專利文獻8:stahl,b.,muller,b.,von?boxberg,y.,cox,e.c.&bonhoeffer,f.biochemical?characterization?of?a?putative?axonal?guidance?molecule?of?thechick?visual?system.neuron?5,735-743(1990)
24、非專利文獻9:mueller等,philos.trans.r.soc.lond.b?biol.sci.,361:1513-29,2006
25、非專利文獻10:liu,x.,hashimoto,m.,horii,h.,yamaguchi,a.,naito,k.andyamashita,t.repulsive?guidance?molecule?b?inhibits?neurite?growth?and?isincreased?after?spinal?cord?injury.biochem.biophys.res.commun.382,795-800(2009)
26、非專利文獻11:yamashita,t.,mueller,b.k.&hata,k.neogenin?and?repulsiveguidance?molecule?signaling?in?the?central?nervoussystem.curr.opin.neurobiol.17,29-34(2007)
27、非專利文獻12:hata,k.et?al.rgma?inhibition?promotes?axonal?growth?andrecovery?after?spinalcordinjury.j.cellbiol.173,47-58(2006)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異常蛋白聚集體蓄積抑制作用的、對異常蛋白聚集體的蓄積所參與的疾病有效的藥劑。
2、本發明人等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rgma抑制物質、尤其是抗rgma中和抗體具有異常蛋白聚集體蓄積抑制作用,可以期待對異常蛋白聚集體的蓄積所參與的疾病的治療效果,從而完成了本發明。
3、即,本發明如下。
4、1.一種異常蛋白聚集體蓄積抑制劑,以rgma抑制物質為有效成分。
5、2.一種異常蛋白向神經細胞內攝取的抑制劑,以rgma抑制物質為有效成分。
6、3.根據上述1或2所述的藥劑,其中,異常蛋白聚集體蓄積抑制劑或異常蛋白向神經細胞內攝取的抑制劑為異常蛋白聚集體的蓄積所參與的疾病的預防或治療劑。
7、4.根據上述3所述的藥劑,其中,異常蛋白聚集體的蓄積所參與的疾病為選自脊髄小腦變性癥、脊髄小腦失調癥、齒狀核紅核蒼白球路易氏體萎縮癥、脆性x相關震顫/共濟失調綜合征、脊髓延髓肌萎縮癥、脆性x綜合征、脆性xe綜合癥、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癥(1型)、致死性失眠癥、額顳葉癡呆癥或額顳葉變性癥、皮克病、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癥、原發性進行性非流利性失語癥、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質基底節變性、嗜銀顆粒性癡呆癥、膠質細胞球形包涵體tau蛋白病和路易體癡呆中的疾病。
8、5.根據上述3或4所述的藥劑,其中,異常蛋白聚集體的蓄積所參與的疾病為額顳葉癡呆癥(ftd)或額顳葉變性癥(ftld)。
9、6.根據上述1~5中任一項所述的藥劑,其中,rgma抑制物質為抗rgma中和抗體。
10、7.根據上述6所述的藥劑,其中,抗rgma中和抗體為人源化抗體。
11、8.根據上述6或7所述的藥劑,其中,抗rgma中和抗體為識別選自序列號16、序列號36、序列號37、序列號38和序列號39中的氨基酸序列的抗體。
12、9.根據上述6~8中任一項所述的藥劑,其中,抗rgma中和抗體為選自下述(a)~(l)中的抗體:
13、(a)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5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6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7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8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9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1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
14、(b)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11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1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1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1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15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氨基酸序列中含有sfg的hcdr3,
15、(c)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17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18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19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21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2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
16、(d)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2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25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6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27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28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
17、(e)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9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3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31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3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3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3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
18、(f)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9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3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35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3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3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3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
19、(g)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9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3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4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3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3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3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
20、(h)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9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3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41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3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3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3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
21、(i)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9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3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4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3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3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3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
22、(j)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9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3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4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3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3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3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
23、(k)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9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3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4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3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3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3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以及
24、(l)含有以下輕鏈可變區和以下重鏈可變區的抗rgma中和抗體,所述輕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29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1、含有序列號30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2和含有序列號45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lcdr3,所述重鏈可變區包含含有序列號32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1、含有序列號33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2和含有序列號34所記載的氨基酸序列的hcdr3。
25、10.一種異常蛋白聚集體的蓄積所參與的疾病的預防或治療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對需要治療的哺乳動物給與有效量的rgma抑制物質。
26、11.根據上述10所述的預防或治療方法,其中,rgma抑制物質為抗rgma中和抗體。
27、12.rgma抑制物質在制造異常蛋白聚集體的蓄積所參與的疾病的預防或治療劑中的使用。
28、13.根據上述12所述的使用,其中,rgma抑制物質為抗rgma中和抗體。
29、根據本發明,rgma抑制物質、尤其是抗rgma中和抗體具有異常蛋白聚集體蓄積抑制作用或異常蛋白向神經細胞內攝取的抑制作用,作為異常蛋白聚集體的蓄積所參與的疾病、例如脊髄小腦變性癥、脊髄小腦失調癥、齒狀核紅核蒼白球路易氏體萎縮癥、脆性x相關震顫/共濟失調綜合征、脊髓延髓肌萎縮癥、脆性x綜合征、脆性xe綜合癥、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癥(1型)、致死性失眠癥、額顳葉癡呆癥或額顳葉變性癥、皮克病、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癥、原發性進行性非流利性失語癥、進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質基底節變性、嗜銀顆粒性癡呆癥、膠質細胞球形包涵體tau蛋白病或路易體癡呆的預防或治療劑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