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護理器材領域,尤其涉及手部約束帶。
背景技術:
1、在醫療護理領域,對于一些存在認知障礙、精神疾病、術后煩躁不安等情況的患者,常需要使用手部約束帶或約束防護手套來限制其雙手活動,防止患者自行拔管、抓傷自己或他人等行為,保障患者安全和治療的順利進行。手部約束帶防抓取的功能較差,約束防護手套則具有較好的防抓取功能,目前市場上的約束防護手套主要采用棉質、皮革或硅膠等材質制作,通過魔術貼、系帶等方式固定在患者手腕處。
2、手部約束帶如果不設置防抓取結構,則必須將手部限制在有限的活動范圍內,如果設置防抓取結構,與約束防護手套類似主要存在以下幾大問題:舒適性差,部分手套材質透氣性不佳,長時間佩戴易導致患者手部出汗、皮膚潮濕,引發皮膚問題;手套尺寸不合適,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過松則容易脫落,無法起到有效約束作用;缺乏靈活性:傳統約束手套限制了患者手部的所有活動,患者無法進行一些簡單的手部動作,如輕微抓握、觸摸,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患者的心理狀態和康復進程。
3、中國專利號“cn202776678u”名稱為“一種手套式醫用約束帶”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約束帶結構,由于設置手套,手心出汗后會使得手套變得潮濕,舒適性會下降。
4、中國專利號“cn221357330u”名稱為“一種新型保護性約束手套”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約束手套,雖然其透氣性能較好,但防抓板與手心直接接觸,其采用pp材質,不具有吸汗功能,長期使用如同使用鼠標一樣也會變得潮濕,使用舒適度下降,如果其使用吸汗材料制成,也會因為在吸汗后舒適性下降,需要更換干燥手套。
5、中國專利號“cn213607296u”名稱為“一種防護約束手套”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防護約束手套,其設有泡沫彈性握力球,雖然其具有較好的防護效果,但也為解決手心出汗的問題,與手心接觸位置也會比較潮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了手部約束帶,以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以上技術問題。
2、根據本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了手部約束帶,包括腕帶、掌片、背片和約束氣囊,掌片和/或背片能夠與腕帶連接,腕帶能夠穿戴在腕部,背片和掌片連接形成環形結構使得背片穿戴在手背位置且掌片穿戴在手心位置,掌片遠離手心一側設置約束氣囊,約束氣囊為中空結構且在靠近掌片一側設有氣孔使得在壓力作用下約束氣囊通過氣孔向掌片輸送正壓氣流或在彈力作用下約束氣囊通過氣孔向掌片抽吸形成負壓氣流。
3、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手部約束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腕帶、掌片和背片能夠將手部約束帶穩定的限制在手部避免脫落,掌片可以采用吸濕吸汗的紡織材料制成,這樣穿戴舒適度更高,約束氣囊位于手心位置使得穿戴的患者進行抓取動作時能夠擠壓約束氣囊,使得約束氣囊輸送正壓氣流或吸取負壓氣流,正壓氣流即約束氣囊向掌片輸送空氣,負壓氣流即約束氣囊吸取掌片附近潮濕的空氣,這樣可以使得掌片更加干燥清爽,對于部分患者而言多次反復抓取和擠壓氣囊不僅具有平復焦躁情緒,舒緩心情的功能,還可以起到鍛煉手臂肌肉的功能,以及手指功能鍛煉的作用,對患者康復更加有利。
5、在一可實施方式中,腕帶設有第一緊固部和第二緊固部,第一緊固部和第二緊固部的周長能夠通過卡環進行調整,卡環包括第一卡環和第二卡環,使得在第一狀態下第一緊固部的周長大于第二緊固部的周長,第二狀態下第二緊固部的周長大于第一緊固部的周長。這樣可以避免長時間固定在相同位置產生壓瘡,也可以減輕對相同位置血管的壓迫,減少對血液循環的影響。
6、在一可實施方式中,第一緊固部包括第一卡環、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一卡扣設有第一卡孔,第二卡扣設有第二卡孔,第一卡環設有第一卡桿、第二卡桿、第三卡桿和第四卡桿,第一卡桿與第二卡桿的間距小于或大于第三卡桿與第四卡桿的間距,第一狀態下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位于第一卡環間距較大的卡桿處,第二狀態下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位于第一卡環間距較小的卡桿處,第一卡桿第一端通過第一過渡桿與第三卡桿連接,第一卡桿第二端通過第一橫桿與第二卡桿連接,第四卡桿通過第二過渡桿與第二卡桿連接。這樣通過移動第一卡環即可調整第一緊固部的周長進一步實現第一狀態和第二狀態的切換,操作簡單快捷。
7、在一可實施方式中,第二緊固部與第一緊固部采用相同設計,第二緊固部設有第二卡環,第二卡環與第一卡環連接形成對稱的環形結構,第一卡桿與第二卡桿的間距大于第三卡桿與第四卡桿的間距,第一狀態下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位于第一卡環間距較大的第一卡桿與第二卡桿處,第二狀態下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位于第一卡環間距較小的第三卡桿與第四卡桿處,第二卡環設有第五卡桿、第六卡桿、第七卡桿和第八卡桿,第七卡桿第一端通過第三過渡桿與第五卡桿連接,第七卡桿第二端通過第二橫桿與第八卡桿連接,第六卡桿通過第四過渡桿與第八卡桿連接,第三卡桿與第五卡桿連接,第四卡桿與第六卡桿連接,或第二卡環設有第七卡桿和第八卡桿,第七卡桿第一端通過第三過渡桿與第三卡桿連接,第七卡桿第二端通過第二橫桿與第八卡桿連接,第四卡桿通過第四過渡桿與第八卡桿連接。這樣一次移動即可完成狀態切換,無需單獨移動第一卡環和第二卡環,且避免第一卡環和第二卡環同時都處于較大或較小的周長狀態。
8、在一可實施方式中,腕帶設有第一綁帶和第二綁帶,第一綁帶一端固定在第一橫桿,第二綁帶一端固定在第二橫桿,第一綁帶和第二綁帶將腕帶捆綁到不同的位置,這樣不僅限制手部的抓取,更能夠限制手臂的移動,起到更好的約束作用,手臂往不同方向移動時可移動第一卡環和第二卡環改變第一緊固部和第二緊固部的狀態。
9、在一可實施方式中,約束氣囊設有內腔和外腔,外腔通過多個氣孔與外部連通,外腔和內腔之間設有第一單向閥使得外腔的氣體能夠向內腔流動但氣體從內腔向外腔流動時第一單向閥自動關閉,內腔設有排氣孔且排氣孔設有第二單向閥使得內腔通過第二單向閥向外排氣,排氣孔位置遠離掌片。這樣可以實現空氣單向流動,即將掌片濕度較大的空氣抽吸到外部,使得其他空氣在掌片表面流動或穿透掌片流動,提高掌片汗液的蒸發效率,使得使用更加舒適。
10、在一可實施方式中,約束氣囊遠離掌片一側設有防抓板,防抓板外表面成半球面形狀。球面形狀有更好的防護效果,且不容易發生較大的形變。
11、在一可實施方式中,約束氣囊采用雙層結構包括內殼和外殼,外腔位于內殼和外殼之間,內腔位于內殼內,第一單向閥設置在內殼上,外殼設有第一通道使得內腔通過第一通道直接與外殼外部連通,第二單向閥設置在第一通道內控制第一通道的氣流。這樣設計結構簡單可由半球形結構熔接到一起方便制造。
12、在一可實施方式中,第一單向閥位置設有第一氣閥,第一氣閥設第一控制桿,第一控制桿至少部分結構位于外殼外部使得在外殼外部能夠控制第一氣閥的通斷,第一通道設有第二氣閥,第二氣閥控制第一通道的通斷。對于部分意識不清楚較嚴重的患者,可以在約束氣囊處于飽滿狀態時關閉第一氣閥和第二氣閥,使得約束氣囊保持較大的體積不被壓縮,這樣有更好的防護效果,患者抓取其他物品更加困難,對于部分較安靜的患者,基本不會出現胡亂抓東西的情況,也可以排盡約束氣囊內的氣體使得關閉第一氣閥和第二氣閥使得約束氣囊處于扁平狀態,這樣可以減少對患者的約束,使得患者有更多的自由空間。
13、在一可實施方式中,外殼設有多個凸起球,凸起球與氣孔間隔排布,凸起球從外殼向外和向內都凸起一定高度。這樣設計即使在被擠壓的狀態外腔與外殼外部也能在間隙位置產生空氣流動,使得空氣流通更加通暢,掌片也就更加干燥舒適。
14、在一可實施方式中,防抓板連接約束氣囊并在防抓板上設置與第一通道連通的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相對防抓板凸出一定高度,第二通道的側壁設有側氣孔。通過設置側氣孔能夠避免在意外情況下將第二通道開口位置堵塞影響氣體流動。
15、應當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內容并非旨在標識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關鍵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本技術的其它特征將通過以下的說明書而變得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