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康復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
背景技術:
1、心內科,即心血管內科,是各級醫院大內科為了診療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設置的一個臨床科室,治療的疾病包括心絞痛、高血壓、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齊、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心內科的病人由于心臟功能的減弱,恢復都比較緩慢,但是對于病人的恢復來說活動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心內科病人在治療之后需要適當的運動來幫助患者更快的康復。
2、目前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在使用時,還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體需要改進的地方如下:
3、1、現有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在使用時不便于患者根據自身需求對鍛煉強度進行調整,適用性較差;
4、2、現有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大都體積較大,且安裝較為不便,不便于患者在病房或者病床上進行鍛煉,使用局限性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包括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底面左右兩側分別與兩個滑動板的上端固定連接,兩個所述滑動板的底端分別與兩個滑槽滑動連接,兩個所述滑槽均開設在桌板的上表面且滑槽的前端與桌板的前側面貫穿連通,所述滑槽及滑動板的截面均為t型設置,所述滑槽與滑動板過盈配合;
3、所述安裝板的內部設置有訓練機構,所述安裝板的左右側面中部分別與兩個轉軸的相對端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轉軸的相反端通過軸承分別與兩個固定板一的相對面中部轉動連接。
4、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兩個所述固定板一的相反面分別與兩個連接架的上端固定連接,兩個所述連接架的的底端均開設有兩個螺孔,兩個所述螺孔分別與兩個螺桿二螺紋連接,兩個所述螺桿二的底端光軸通過軸承分別與兩個夾板的上表面轉動連接。
5、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兩個所述轉軸的相反側均固定設置有蝸輪,兩個所述蝸輪分別與兩個蝸桿嚙合連接,兩個所述蝸桿的后端光軸分別與兩個固定板二的前側面轉動連接,兩個所述固定板二的底面分別與兩個固定板一的上表面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蝸桿的前端均固定設置有輪盤。
6、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訓練機構包括三個空心軸,三個所述空心軸均通過密封軸承與安裝板的上下側面轉動連接,三個所述空心軸下側均固定設置有殘齒輪。
7、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每個所述殘齒輪的左右兩側均對應設置有齒板,每個所述齒板內均開設有兩個套孔一,兩個所述套孔一分別與兩個滑桿一套接,每個所述滑桿一的兩端分別與安裝板的前后內側面固定連接。
8、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每個所述滑桿一前后兩側均套設有彈簧,前后兩側所述彈簧的兩端分別與齒板的前后側面及安裝板的前后內側面固定連接。
9、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左右兩側兩個所述空心軸的上端均套設有堵頭,左右兩側兩個所述空心軸的上側分別與兩個齒輪一固定連接,兩個所述齒輪一分別與兩個齒輪二嚙合連接,兩個所述齒輪二中部通過軸承分別與兩個螺紋筒外側面轉動連接,每個所述螺紋筒的筒壁內均開設有兩個套孔二。
10、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四個所述套孔二分別與四個滑桿二套接,四個所述滑桿二的底端均與安裝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螺紋筒分別與兩個螺桿一螺紋連接,兩個所述螺桿一底端光軸均通過軸承與安裝板的上表面轉動連接,兩個所述螺桿一的上端均固定設置有輪盤。
11、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中部所述空心軸還與齒輪三中部及空心盤底面中部固定連接,所述空心盤的上表面與握把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握把為空心設置,所述握把上固定設置有心率傳感器,所述心率傳感器與導電滑環電連接,所述導電滑環內環與固定桿的上端固定連接。
12、作為本發明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固定桿套設在中部空心軸內,所述固定桿的底端與固定架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與安裝板的底面固定連接,所述導電滑環與控制面板電連接,所述控制面板與支撐板的前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的后端與安裝板的前側面固定連接。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發明通過在安裝板內設置有訓練機構,患者在使用本裝置進行康復鍛煉時,患者可以握持握把拉動空心盤、中部空心軸及殘齒輪轉動,中部殘齒輪轉動時帶動中部兩個齒板間歇進行方向相反的移動,齒板平移時分別對前后兩側的彈簧進行拉伸及擠壓,從而利用前后兩側彈簧形變產生的彈力對患者拉動空心盤轉動形成阻力,進而對患者的上肢進行力量康復鍛煉,并且在使用訓練機構時,患者可以調整左右兩側齒輪二的位置,使得齒輪二同時與齒輪一、齒輪三嚙合,從而在患者轉動空心盤及中部空心軸時利用齒輪一、齒輪二及齒輪三帶動左右兩側空心軸一同轉動,進而對患者轉動空心盤所帶動的產生位移齒板數量進行調整,進而便于患者根據自身需求對鍛煉強度進行調節,有效提高裝置的適用性,并且在鍛煉過程中可以利用心率傳感器對患者的心率進行監測幫助患者判斷鍛煉強度,以便根據自身身體狀況及時對訓練強度進行調整。
15、2、本發明通過設置轉軸與安裝板連接,并且設置蝸輪、蝸桿與轉軸連接,在使用本裝置時可以利用連接架、螺桿二及夾板將本裝置與病床床板連接固定,從而將安裝板懸浮固定在病床床面上方,使得患者在病床上便可使用本裝置進行鍛煉,有效提高本裝置使用便捷性,并且患者在鍛煉過程中可以轉動蝸桿利用蝸輪帶動轉軸及安裝板轉動,從而對安裝板及握把的角度進行調整,便于患者進行鍛煉操作,并且在鍛煉后患者可以將滑動板與滑槽插接使得桌板與安裝板連接,然后可以患者可以持續轉動蝸桿使得桌板轉動至上方,從而利用桌板對食品等一些物品進行放置,進一步增加本裝置的功能性。
1.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包括安裝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板(1)的底面左右兩側分別與兩個滑動板(5)的上端固定連接,兩個所述滑動板(5)的底端分別與兩個滑槽(6)滑動連接,兩個所述滑槽(6)均開設在桌板(15)的上表面且滑槽(6)的前端與桌板(15)的前側面貫穿連通,所述滑槽(6)及滑動板(5)的截面均為t型設置,所述滑槽(6)與滑動板(5)過盈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固定板一(3)的相反面分別與兩個連接架(4)的上端固定連接,兩個所述連接架(4)的的底端均開設有兩個螺孔(14),兩個所述螺孔(14)分別與兩個螺桿二(9)螺紋連接,兩個所述螺桿二(9)的底端光軸通過軸承分別與兩個夾板(8)的上表面轉動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轉軸(12)的相反側均固定設置有蝸輪(13),兩個所述蝸輪(13)分別與兩個蝸桿(11)嚙合連接,兩個所述蝸桿(11)的后端光軸分別與兩個固定板二(10)的前側面轉動連接,兩個所述固定板二(10)的底面分別與兩個固定板一(3)的上表面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蝸桿(11)的前端均固定設置有輪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訓練機構(2)包括三個空心軸(21),三個所述空心軸(21)均通過密封軸承與安裝板(1)的上下側面轉動連接,三個所述空心軸(21)下側均固定設置有殘齒輪(2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殘齒輪(22)的左右兩側均對應設置有齒板(23),每個所述齒板(23)內均開設有兩個套孔一(214),兩個所述套孔一(214)分別與兩個滑桿一(28)套接,每個所述滑桿一(28)的兩端分別與安裝板(1)的前后內側面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滑桿一(28)前后兩側均套設有彈簧(27),前后兩側所述彈簧(27)的兩端分別與齒板(23)的前后側面及安裝板(1)的前后內側面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其特征在于:左右兩側兩個所述空心軸(21)的上端均套設有堵頭(25),左右兩側兩個所述空心軸(21)的上側分別與兩個齒輪一(24)固定連接,兩個所述齒輪一(24)分別與兩個齒輪二(26)嚙合連接,兩個所述齒輪二(26)中部通過軸承分別與兩個螺紋筒(217)外側面轉動連接,每個所述螺紋筒(217)的筒壁內均開設有兩個套孔二(218)。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其特征在于:四個所述套孔二(218)分別與四個滑桿二(219)套接,四個所述滑桿二(219)的底端均與安裝板(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螺紋筒(217)分別與兩個螺桿一(220)螺紋連接,兩個所述螺桿一(220)底端光軸均通過軸承與安裝板(1)的上表面轉動連接,兩個所述螺桿一(220)的上端均固定設置有輪盤。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其特征在于:中部所述空心軸(21)還與齒輪三(215)中部及空心盤(211)底面中部固定連接,所述空心盤(211)的上表面與握把(29)的底端固定連接,所述握把(29)為空心設置,所述握把(29)上固定設置有心率傳感器(210),所述心率傳感器(210)與導電滑環(212)電連接,所述導電滑環(212)內環與固定桿(213)的上端固定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心內科臨床康復鍛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桿(213)套設在中部空心軸(21)內,所述固定桿(213)的底端與固定架(216)的中部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216)的上端與安裝板(1)的底面固定連接,所述導電滑環(212)與控制面板(7)電連接,所述控制面板(7)與支撐板(16)的前端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板(16)的后端與安裝板(1)的前側面固定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