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一種扣具,具體涉及一種具有磁性扣具。
背景技術:
1、磁性扣具是借助磁性來輔助扣具連接和分離的裝置。磁性扣具廣泛地應用在如兒童推車、兒童安全座椅、嬰幼兒背帶等產品上。在嬰幼兒背帶產品中,磁性扣具可快速方便地使兩個部件連接和分離,從而方便嬰幼兒背帶的穿脫。在滿足連接強度及使用穩定性情況下,使用者對體積小、重量輕且結構簡便的磁性扣具產品的需求尤為明顯。此外,申請人還期望扣具具有較好的強度,且外觀美觀。
2、因此,需要開發一種能夠解決上述問題的扣具。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體積小且重量輕的扣具。
2、本技術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方便且運行穩定的扣具。
3、本技術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強度高的扣具。
4、為實現上述目的,在一方面,提供一種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包括:具有鎖合部的公扣組件和具有鎖合孔的母扣組件,所述鎖合部能被插接到所述鎖合孔內以使得所述公扣組件和所述母扣組件形成磁性連接,所述母扣組件包括座體、按壓件和鎖定件,所述鎖定件在所述鎖合孔處與所述鎖合部卡合,所述按壓件包括按壓部和第一彈性部,所述按壓部沿第一方向被按壓以推動所述鎖定件與所述鎖合部脫離卡合,所述第一彈性部和所述按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彼此不重疊。
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件包括兩個按壓部,所述兩個按壓部對稱地布置在所述座體的兩側,所述第一彈性部位于所述兩個按壓部之間且與所述兩個按壓部一體成型。
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彈性部在所述兩個按壓部的兩側分別將所述兩個按壓部彼此連接。
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彈性部趨于使所述兩個按壓部彼此遠離。
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母扣組件包括兩個鎖定件,每個所述鎖定件一體成型且包括第二彈性部,所述第二彈性部位于所述鎖定件的側部且沿第二方向設置。
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件包括頂推端,所述鎖定件包括抵接端,所述按壓部借助所述頂推端頂推所述抵接端以推動所述鎖定件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動并與所述鎖合部脫離卡合,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交錯。
1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鎖定件包括卡合部,所述鎖定件通過所述卡合部與所述鎖合部卡合或脫離卡合。
1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彈性部的一端連接到所述抵接端,所述第二彈性部的另一端形成連接孔,所述座體上形成連接柱,所述連接孔套設在所述連接柱上。
1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上形成第一連接端,所述按壓部上具有第一凹口,所述第一連接端與所述第一凹口滑動地接合,使得所述第一連接端引導所述按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動。
1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上形成第二連接端,所述卡合部上具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二連接端與所述第二凹口滑動地接合,使得所述第二連接端引導所述卡合部沿第二方向移動。
14、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公扣組件包括彼此接合的鎖合件和固定件,所述鎖合件形成凹腔,所述固定件密封所述凹腔以容納第一磁體。
1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具有安裝第二磁體的安裝部,所述第一連接端和所述第二連接端連接到所述安裝部。
1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連接端和所述第二連接端均形成為條狀凸起。
1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上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為兩個條狀凸起,所述兩個條狀凸起彼此平行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限位所述鎖定件的移動方向。
1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鎖合部上形成鎖合槽,所述卡合部伸入所述鎖合槽以阻止所述鎖合部離開所述鎖合孔。
1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設有連接臂,所述按壓件與所述鎖定件一體成型并且通過所述連接臂連接,所述按壓件與所述鎖定件分別位于所述鎖合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兩側。
2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件包括兩個按壓部和兩個連接臂,所述鎖定件包括兩個卡合部,所述兩個按壓部和所述兩個卡合部分別對稱地布置在所述鎖合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兩側,所述第一彈性部的兩端分別連接到所述兩個按壓部。
2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上形成固定端,所述第一彈性部的第一端連接到所述連接臂,所述第一彈性部的第二端能分離地連接到所述固定端。
2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臂靠近與其相連的按壓部的一端形成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沿第二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彈性部的所述第一端連接到所述延伸部。
2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延伸部朝向背離所述鎖合孔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彈性部連接至所述延伸部遠離所述連接臂的一端。
24、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上形成限位端,所述限位端包括第一限位端和第二限位端,所述第一限位端與所述延伸部配合以進行限位,所述第二限位端與所述按壓部配合以進行限位,所述第一限位端和所述第二限位端分別在所述按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運動的兩端進行限位。
2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端包括第一限位面,所述按壓部與所述第一限位面配合以進行限位;和/或,所述第二限位端包括第二限位面,所述連接臂與所述第二限位面配合以進行限位。
2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件包括分別位于所述鎖合孔兩側的第一按壓部和第二按壓部以及第一連接臂和第二連接臂,所述鎖定件包括分別位于所述鎖合孔兩側的第一卡合部和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一連接臂連接所述第一按壓部和所述第一卡合部,所述第一按壓部和所述第一卡合部分別位于所述鎖合孔的兩側;所述第二連接臂連接所述第二按壓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按壓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別位于所述鎖合孔的兩側;所述第一彈性部位于所述第一按壓部和所述第二卡合部之間,和/或,所述第一彈性部位于所述第二按壓部和所述第一卡合部之間。
2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按壓部和/或所述第二按壓部的端部具有突出的卡接端,所述座體上形成有與所述卡接端相對應的限位端,所述卡接端位于所述限位端的內側。
2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兩個連接臂分別位于所述兩個按壓部的沿第二方向的兩側,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方向交錯。
2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兩個按壓部的端部設置有相對的兩個卡接端,所述第一彈性部沿所述第一方向設置在所述兩個按壓部的所述兩個卡接端之間。
3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兩個卡合部的每一個上形成第一凹口,所述座體上形成與所述第一凹口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口和/或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3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彈性部上形成第二凹口,所述座體上形成與所述第二凹口配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凹口和所述第二凸起沿第二方向延伸。
3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上形成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為兩個條狀凸起,所述兩個條狀凸起彼此平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以限位所述兩個連接臂的移動方向。
3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上形成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為兩個條狀凸起,所述兩個條狀凸起彼此平行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座體上形成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形成在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靠近所述鎖合孔的一側。
34、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形成為兩個條狀凸起,且平行于所述第二限位部。
3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設有連接臂,所述連接臂位于所述第三限位部與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間。
3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的長度小于所述第二限位部的長度。
3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彈性部設有定位柱,所述座體設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位于所述定位孔內。
3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彈性部包括兩個彎曲部,所述定位柱設置在所述兩個彎曲部之間。
3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扣具包括與所述座體分離的安裝部,所述座體設有第一磁體容納部,所述安裝部扣合在所述第一磁體容納部的外側。
4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體容納部的外側形成凸筋。
4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磁體容納部的外側形成肋部,所述安裝部的內側形成凹部,所述肋部滑動地設置在所述凹部內。
4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扣具包括與所述座體分離的安裝部,所述安裝部的外側設有第四限位部,所述鎖定件包括卡合部,所述鎖定件通過所述卡合部與所述鎖合部卡合或脫離卡合,所述第四限位部限位所述卡合部沿第三方向的運動,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4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部具有第三凹口,所述第四限位部與所述第三凹口配合。
44、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母扣組件上形成第五限位部,所述第五限位部沿第三方向延伸,以阻止所述連接臂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動。
45、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種扣具,所述扣具包括公扣組件和母扣組件,所述公扣組件部分地插入所述母扣組件內以被所述母扣組件鎖定,所述母扣組件包括蓋體、座體、按壓件和鎖定件,所述蓋體與所述座體彼此固定且至少部分地包圍所述按壓件和所述鎖定件,所述按壓件與所述鎖定件連動,所述蓋體和所述座體通過超聲焊接而彼此結合。
46、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按壓件包括按壓部和彈性部,所述按壓部沿第一方向運動引起所述鎖定件與所述公扣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釋鎖,所述彈性部提供使所述鎖定件趨于與所述公扣組件鎖定的彈力,所述彈性部和所述按壓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投影彼此不重疊,和/或所述按壓件包括兩個按壓部、兩個彈性部及兩個連接臂,所述母扣組件包括兩個鎖定件,所述兩個連接臂中的每一個的一端連接所述兩個按壓部中的一個,并且所述兩個連接臂中的每一個的另一端連接所述兩個鎖定件中的一個。
47、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和所述蓋體中的一者的內側形成突起的連接柱,所述座體和所述蓋體中的另一者的內側形成突起的連接筒,所述連接柱插入到所述連接筒;和/或所述蓋體和所述座體中的一者具有彈性手指,所述蓋體和所述座體中的另一者具有卡扣孔,所述彈性手指與所述卡扣孔配合以使所述蓋體與所述座體接合。
48、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扣具滿足以下至少一者:所述連接柱與所述連接筒超聲焊接;所述蓋體的外周邊緣與所述座體的外周邊緣超聲焊接;以及所述彈性手指與所述卡扣孔超聲焊接。
49、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具有兩個連接柱,所述蓋體具有與所述兩個連接柱對應的兩個連接筒,所述兩個連接柱分別形成在所述鎖定件沿第二方向的兩側,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5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蓋體和所述座體沿第三方向彼此結合,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蓋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小于所述座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尺寸。
51、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彈性部具有兩個彎曲部,所述兩個彎曲部之間具有定位柱。
5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座體和所述蓋體中的一者的內側形成突起的連接柱,所述連接柱位于所述兩個彎曲部之間。
53、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蓋體和所述座體上形成多個限位部,以引導所述按壓件和所述鎖定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運動并且阻止所述按壓件和所述鎖定件沿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的運動,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互相垂直。
54、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蓋體的外周邊緣具有第一臺階、第二臺階和第三臺階,所述座體的外周邊緣具有第一焊接面和第二焊接面,所述第一臺階和所述第二臺階與所述第二焊接面超聲焊接,且所述第三臺階與所述第一焊接面超聲焊接,和/或所述蓋體與所述座體形成超聲焊接區域,所述超聲焊接區域位于所述母扣組件沿第二方向的兩側,所述按壓件包括按壓部,所述按壓部位于所述母扣組件沿第一方向的兩側。
55、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焊接面垂直于所述第二焊接面。
56、本技術的扣具的彈性部設置在按壓部側部且與按壓方向不在同一水平位置,減少內部活動空間,提高了扣具內部的空間利用率,從而能夠減小扣具的體積,同時使扣具安裝便利。
57、本技術的扣具采用超聲焊接,使得扣具的整體外觀美觀,零部件之間可實現無縫對接,且扣具的整體強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