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霧化,尤其涉及一種霧化組件、霧化器及氣溶膠生成裝置。
背景技術:
1、氣溶膠生成裝置可將霧化液加熱生成氣溶膠,可應用于醫療霧化與電子煙領域,氣溶膠生成裝置的核心部件為霧化組件,相關技術的霧化組件包括外管、內管以及霧化芯,霧化芯安裝在內管中,而內管安裝在該外管內,外管與內管通常為直管狀,需要增加固定件將外管與內管連接在一起,裝配繁瑣,對內管的內徑外徑精度要求高,自動化裝配困難,限制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霧化組件、霧化器及氣溶膠生成裝置。
2、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構造一種霧化組件,包括外罩、支架以及霧化芯,所述外罩的側壁設有若干導液孔;
3、所述支架安裝于所述外罩的內腔,所述霧化芯安裝于所述支架的內腔;所述支架呈中空管狀結構,所述支架的側壁設有若干進液孔;所述支架的側壁的下部向外凸設形成凸部,所述凸部與所述外罩的內側壁過盈配合。
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側壁的下部先向外橫向彎折再向下彎折并反向向內橫向彎折以形成所述凸部;所述凸部的內側為凹槽結構。
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側壁的下端先向外橫向彎折再向上彎折形成所述凸部。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側壁的下端先向外橫向彎折再向下彎折形成所述凸部。
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側壁的下端向外橫向延伸形成所述凸部。
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凸部的最下端的端面與所述支架的側壁的下端的端面間隔設置,或者,所述凸部的最下端的端面與所述支架的側壁的下端的端面平齊設置。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凸部通過冷鐙、沖壓、擠型或粉末冶金中的至少一種工藝制備而成。
10、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凸部呈環狀結構。
1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架的上端和/或所述支架的下端設有若干換氣槽。
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架的厚度為0.05mm-1mm。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支架為一體結構。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外罩的內側壁與所述支架的上端相對的部分向外凸起以在所述外罩的內側壁形成凹陷槽,所述凹陷槽使得所述外罩的內側壁與所述支架的上端之間形成換氣間隙。
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凹陷槽數量為一個,所述凹陷槽為環形結構;或者,所述凹陷槽為多個,多個所述凹陷槽沿所述外罩的周向間隔連續設置。
1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外罩包括第一管狀部、第二管狀部以及連接部,所述連接部軸向連接所述第一管狀部與第二管狀部,所述第一管狀部、所述第二管狀部與所述連接部同軸設置,所述第一管狀部的橫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管狀部的橫截面尺寸,所述連接部由所述第一管狀部向所述第二管狀部的一端的橫截面尺寸逐漸減小,且所述連接部的外側面光滑連續設置;
16、所述第一管狀部的側壁設有若干所述導液孔,所述支架以及所述霧化芯安裝于所述第一管狀部的內腔。
1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霧化組件還包括安裝于所述支架的內腔且靠近所述支架的下端設置的固定座。
1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座的高度大于所述凸部的高度。
19、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霧化器,包括外殼、霧化組件以及固定組件;所述霧化組件為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霧化組件,所述霧化組件與所述固定組件相互配合并一同安裝于所述外殼內,所述固定組件設有與所述霧化組件的霧化芯電性連接的導電件。
20、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氣溶膠生成裝置,包括上述實施例的霧化器,以及與所述霧化器連接的供電組件。
21、實施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霧化組件包括外罩、支架以及霧化芯,外罩的側壁設有若干導液孔;支架安裝于外罩的內腔,霧化芯安裝于支架的內腔;支架呈中空管狀結構,支架的側壁設有若干進液孔;支架的側壁的下部向外凸設形成凸部,凸部與外罩的內側壁過盈配合。該凸部與該外罩的內側壁過盈配合,使得該支架與該外罩相對固定,無需采用額外的緊固件進行連接,裝配更加方便簡單,可實現自動化裝配生產,以提高生產效率。此外,該凸部還可起到一定密封效果,可減少漏油漏液風險。
1.一種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11)、支架(12)以及霧化芯(13),所述外罩(11)的側壁設有若干導液孔(111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的側壁的下部先向外橫向彎折再向下彎折并反向向內橫向彎折以形成所述凸部(122);所述凸部(122)的內側為凹槽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的側壁的下端先向外橫向彎折再向上彎折形成所述凸部(122)。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的側壁的下端先向外橫向彎折再向下彎折形成所述凸部(12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的側壁的下端向外橫向延伸形成所述凸部(122)。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122)的最下端的端面與所述支架(12)的側壁的下端的端面間隔設置,或者,所述凸部(122)的最下端的端面與所述支架(12)的側壁的下端的端面平齊設置。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122)通過冷鐙、沖壓、擠型或粉末冶金中的至少一種工藝制備而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122)呈環狀結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的上端和/或所述支架(12)的下端設有若干換氣槽(123)。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的厚度為0.05mm-1mm。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2)為一體結構。
12.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任一項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1)的內側壁與所述支架(12)的上端相對的部分向外凸起以在所述外罩(11)的內側壁形成凹陷槽(11a),所述凹陷槽(11a)使得所述外罩(11)的內側壁與所述支架(12)的上端之間形成換氣間隙。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槽(11a)數量為一個,所述凹陷槽(11a)為環形結構;或者,所述凹陷槽(11a)為多個,多個所述凹陷槽(11a)沿所述外罩(11)的周向間隔連續設置。
14.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任一項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11)包括第一管狀部(111)、第二管狀部(112)以及連接部(113),所述連接部(113)軸向連接所述第一管狀部(111)與第二管狀部(112),所述第一管狀部(111)、所述第二管狀部(112)與所述連接部(113)同軸設置,所述第一管狀部(111)的橫截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管狀部(112)的橫截面尺寸,所述連接部(113)由所述第一管狀部(111)向所述第二管狀部(112)的一端的橫截面尺寸逐漸減小,且所述連接部(113)的外側面光滑連續設置;
15.根據權利要求1至11任一項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霧化組件還包括安裝于所述支架(12)的內腔且靠近所述支架(12)的下端設置的固定座(15)。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霧化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5)的高度大于所述凸部(122)的高度。
17.一種霧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20)、霧化組件以及固定組件(30);所述霧化組件為權利要求1至16任一項所述的霧化組件,所述霧化組件與所述固定組件(30)相互配合并一同安裝于所述外殼(20)內,所述固定組件(30)設有與所述霧化組件的霧化芯(13)電性連接的導電件。
18.一種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7所述的霧化器,以及與所述霧化器連接的供電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