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氣溶膠霧化,特別涉及一種不泄漏氣溶膠生成基質的氣溶膠生成裝置。
背景技術:
1、氣溶膠生成裝置是一種低壓的微電子霧化設備,將液態氣溶膠生成基質加熱霧化形成霧狀的氣溶膠,供用戶食用。為了實現大容量存儲液態氣溶膠生成基質,一些氣溶膠生成裝置中采用額外的儲液件額外補充液態氣溶膠生成基質,由于儲液件與氣溶膠生成裝置中霧化組件相連通,使得儲液件內氣溶膠生成基質持續不斷提供給霧化組件,霧化組件的氣道保持與外部連通,容易引起氣溶膠生成基質泄漏,造成氣溶膠生成裝置漏液,影響用戶使用體驗。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氣溶膠生成裝置,以解決額外的儲液件為氣溶膠生成基質供液引起的漏液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一種氣溶膠生成裝置,用于加熱氣溶膠生成基質以生成氣溶膠,所述氣溶膠生成裝置包括:
3、主機,所述主機包括外殼和第一儲液件,所述外殼設有容納腔和導向腔,所述第一儲液件收容于所述容納腔中,所述第一儲液件具有導液孔;
4、第二儲液件,所述第二儲液件可拆卸安裝于導向腔中,所述第二儲液件具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設于所述導液孔中以使所述第二儲液件與所述第一儲液件連通;
5、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夾設于所述第一儲液件與所述第二儲液件之間;以及
6、封堵件,所述封堵件位于所述導液孔位置,用于封堵所述導液孔;
7、其中,所述封堵件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二儲液件靠近所述第一儲液件并壓縮所述彈性件時,所述封堵件避讓所述導液孔,以使所述第二儲液件與所述第一儲液件導通;所述封堵件還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二儲液件通過所述彈性件的復位作用遠離所述第一儲液件時,所述封堵件封堵所述導液孔,以使所述第二儲液件與所述第一儲液件隔離。
8、可選地,所述封堵件包括多個彈性片,多個所述彈性片拼接形成封堵所述導液孔的封堵層;所述彈性片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二儲液件靠近所述第一儲液件時發生變形,以使所述封堵層消失;所述彈性片還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二儲液件遠離所述第一儲液件時恢復初始狀態,以形成所述封堵層。
9、可選地,所述氣溶膠生成裝置還包括霧化組件,所述霧化組件穿設于所述第一儲液件中;所述第一儲液件包括:
10、杯體,所述杯體包括杯筒及連接于所述杯筒一端的頂蓋,所述頂蓋上設有出氣孔;及
11、密封座,所述密封座連接于所述杯筒遠離所述頂蓋的一端,所述密封座上設有進氣孔和所述導液孔;
12、其中,所述杯體與所述密封座圍設形成第一儲液腔,所述霧化組件的一端連通所述出氣孔,所述霧化組件遠離所述出氣孔的一端連通所述進氣孔。
13、可選地,所述封堵件與所述密封座一體成型,所述彈性片自所述導液孔的內壁沿所述導液孔的徑向方向延伸形成。
14、可選地,所述封堵件包括:
15、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卡持固定于所述導液孔中,且所述定位部上設有導液口;
16、封堵部,所述封堵部插設于所述插接部的插接口中;以及
17、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一端連接所述定位部,所述連接桿遠離所述定位部的一端連接所述封堵部,且所述連接桿的直徑分別小于所述定位部的直徑以及所述封堵部的直徑;
18、其中,所述封堵部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二儲液件靠近所述第一儲液件時避讓所述插接口;所述封堵部還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二儲液件遠離所述第一儲液件時封堵所述插接口。
19、可選地,所述封堵部包括:
20、卡輪,所述卡輪的周圈上設有卡槽,所述卡輪與所述插接口同軸設置;
21、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設于所述卡槽中,且密封圈與所述插接口的內壁過盈配合。
22、可選地,所述密封圈的外周設有背離所述卡輪沿所述卡輪的徑向方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與所述插接口過盈配合。
23、可選地,所述外殼設有位于所述導向腔中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儲液件上設有對應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以使所述第二儲液件與所述外殼相連接。
24、可選地,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其中之一為行程限位孔,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其中另一個為行程滑塊;所述行程滑塊滑動并嵌設于所述行程限位孔中。
25、可選地,所述導液孔的內壁靠近所述第二儲液件的一端成型有凸筋部;所述凸筋部與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過盈配合。
26、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氣溶膠生成裝置,氣溶膠生成裝置包括主機、第二儲液件、彈性件以及封堵件,當第二儲液件靠近第一儲液件并壓縮彈性件時,封堵件會自動避讓導液孔,使得第二儲液件與第一儲液件順利導通,確保第二儲液件中氣溶膠生成基質能夠經由插接部、導液孔正常輸送至第一儲液件中。在彈性件的復位作用下,第二儲液件移動以遠離第一儲液件,封堵件會迅速封堵導液孔,將第二儲液件與第一儲液件隔離,使得第二儲液件內液態氣溶膠生成基質無法流出,有效防止了氣溶膠生成基質泄漏,解決因使用額外儲液件供液而引發的漏液問題。
1.一種氣溶膠生成裝置,用于加熱氣溶膠生成基質以生成氣溶膠,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溶膠生成裝置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多個彈性片,多個所述彈性片拼接形成封堵所述導液孔的封堵層;所述彈性片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二儲液件靠近所述第一儲液件時發生變形,以使所述封堵層消失;所述彈性片還被配置為在所述第二儲液件遠離所述第一儲液件時恢復初始狀態,以形成所述封堵層。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溶膠生成裝置還包括霧化組件,所述霧化組件穿設于所述第一儲液件中;所述第一儲液件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與所述密封座一體成型,所述彈性片自所述導液孔的內壁沿所述導液孔的徑向方向延伸形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部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外周設有背離所述卡輪沿所述卡輪的徑向方向延伸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與所述插接口過盈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殼設有位于所述導向腔中的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二儲液件上設有對應于所述第一連接部的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與所述第一連接部連接,以使所述第二儲液件與所述外殼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其中之一為行程限位孔,所述第一連接部與所述第二連接部其中另一個為行程滑塊;所述行程滑塊滑動并嵌設于所述行程限位孔中。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溶膠生成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液孔的內壁靠近所述第二儲液件的一端成型有凸筋部;所述凸筋部與所述插接部的外周過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