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機械控制系統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磁性異物漂洗方法、裝置、介質和程序產品。
背景技術:
1、在電池材料生產過程中,磁性異物(如鐵、鎳、鈷等金屬顆粒)的混入可能引發電池內部微短路、電解液污染等風險,嚴重影響電池的安全性、循環壽命及能量密度,因此對電池材料中磁性異物的精準檢測是質量管控的核心環節。而漂洗作為磁性異物檢測流程中的關鍵步驟,其作用是通過液體沖洗分離磁性異物表面附著的非磁性雜質及殘留溶液,確保最終收集的磁性異物達到檢測所需的純凈度標準,避免雜質干擾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2、現有電池材料磁性異物檢測中的漂洗操作主要依賴人工完成,操作人員需手動將含有磁性異物的懸浮液倒入燒杯,通過手持磁體反復吸附磁性異物,同步完成傾倒廢液、沖洗燒杯內壁等工序。整個過程中,液體加注量、磁體吸附時間、沖洗次數等核心參數均依靠人工經驗判斷,尚未形成標準化的操作流程。
3、然而,該手工漂洗模式存在顯著技術瓶頸。手動漂洗的步驟,會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且一致性差,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亟需一種自動化磁性異物的漂洗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磁性異物漂洗方法、裝置、介質和程序產品,用于解決現有磁性異物漂洗過程中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導致磁性異物漂洗效率低的問題。
2、第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磁性異物漂洗方法,應用于磁性異物漂洗裝置,該方法包括:通過重量傳感器獲取燒杯放置區域的重量數據,以確定燒杯和含磁性異物液體的放置狀態;在確認燒杯和該含磁性異物液體放置成功后,獲取可視化參數調控設置,該可視化參數調控設置至少包括總循環次數、磁鋼運動狀態參數和燒杯沖洗強度;在獲取吸合的指令后,控制夾具夾住燒杯;在獲取開始清洗的指令后,按照設定總循環次數對該含磁性異物液體進行漂洗。
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首先利用重量傳感器確定燒杯和含磁性異物液體的放置狀態,能避免因放置異常導致的漂洗失敗,確保后續操作的順利進行。接著獲取可視化參數調控設置,可讓用戶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設定漂洗條件??刂茒A具夾住燒杯能保證漂洗過程中燒杯的穩定。按照設定總循環次數進行漂洗,實現了漂洗過程的自動化,減少了人工干預,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不穩定性和高重復性,從而節省了大量時間和人力,提高了漂洗效率。
4、結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實施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獲取開始清洗的指令后,按照該總循環次數對該含磁性異物液體進行漂洗的步驟,具體包括:控制燒杯下方的雙軸小磁鋼,按照設定磁鋼運動狀態參數進行偏心運動,以對磁性異物進行吸附;控制燒杯按照設定角度參數和設定傾倒速度參數進行傾倒;控制第一出水口按照設定時間和設定沖洗強度向燒杯內壁進行沖洗;控制燒杯回正;控制該雙軸小磁鋼進行離位操作,以使磁性異物脫離;控制位于燒杯上方的第二出水口按照設定加水量向燒杯加水;按照設定總循環次數循環上述步驟。
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控制雙軸小磁鋼偏心運動吸附磁性異物,能高效地將磁性異物從液體中分離出來??刂茻瓋A倒和沖洗,可將吸附的磁性異物從燒杯內壁去除。控制燒杯回正、雙軸小磁鋼離位和加水等步驟,完成一次漂洗循環。按照設定總循環次數循環這些步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動化漂洗流程,減少了人工操作的步驟和時間,避免了人工漂洗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失誤,提高了漂洗的準確性和效率,進而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6、結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實施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控制燒杯下方的雙軸小磁鋼,按照設定磁鋼運動狀態參數進行偏心運動,以對磁性異物進行吸附的步驟之后,還包括:利用磁性異物濃度傳感器實時獲取燒杯內的磁性異物分布數據;結合該磁性異物分布數據確定磁性異物濃度最高的區域,并增加該雙軸小磁鋼在該區域的偏心運動幅度和磁場強度。
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雙軸小磁鋼吸附磁性異物后,利用磁性異物濃度傳感器獲取分布數據,能精準了解磁性異物的分布情況。結合分布數據增加雙軸小磁鋼在磁性異物濃度最高區域的偏心運動幅度和磁場強度,可更有針對性地吸附磁性異物,提高吸附效率。這樣能減少不必要的吸附操作,縮短吸附時間,避免人工反復調整磁鋼位置和強度的繁瑣過程,從而節省了時間和人力,使漂洗過程更加高效。
8、結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實施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按照設定總循環次數循環上述步驟中,還包括:實時獲取燒杯中磁性異物的當前磁強度;結合初始磁強度和該當前磁強度計算磁性異物的損失值,該初始磁強度是在開始清洗前通過磁場傳感器對該含磁性異物液體進行檢測得來的磁強度;若該損失值超過預設的損失閾值,則向可視端發出提醒,并將剩余循環次數變為0。
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漂洗過程中實時獲取燒杯中磁性異物的當前磁強度,結合初始磁強度計算損失值。若損失值超過預設閾值,向可視端發出提醒并停止剩余循環次數。這能及時發現磁性異物損失異常的情況,避免無效的漂洗操作繼續進行。減少了不必要的漂洗步驟,節省了時間和資源,同時避免了人工時刻關注磁性異物損失情況的麻煩,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漂洗的效率和質量。
10、結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實施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通過重量傳感器獲取燒杯放置處的重量數據,以確定燒杯和含磁性異物液體的放置狀態的步驟,具體包括:在檢測到該重量數據發生變化且在設定時間內該重量數據停止變化后,獲取當前的放置重量數據;結合該放置重量數據與預設的燒杯重量數據進行比對,以確定燒杯和含磁性異物液體的放置狀態。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檢測到重量數據變化且停止變化后獲取放置重量數據,能準確捕捉燒杯和含磁性異物液體的放置情況。將放置重量數據與預設燒杯重量數據比對,可確定放置狀態。這種方法避免了人工判斷放置狀態的不確定性和繁瑣性,能快速、準確地確定放置情況,為后續漂洗操作提供可靠的基礎,減少了人工確認的時間和精力,提高了整體操作的效率。
12、結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實施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結合該放置重量數據與預設的燒杯重量數據進行比對,以確定燒杯和含磁性異物液體的放置狀態的步驟,具體包括:若該放置重量數據與該燒杯重量數據的差值在設定閾值內,則確定是當前放置物為燒杯,并通過可視化參數調控界面向用戶發送添加該含磁性異物液體提醒;若該放置重量數據大于該燒杯重量數據,且差值超過設定閾值,則確定當前放置物為裝有該含磁性異物液體的燒杯,并結合預設的偏好設置參數,通過可視化參數調控界面顯示用戶對磁性異物漂洗選擇的偏好參數選擇。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根據放置重量數據與燒杯重量數據的差值判斷放置物情況,若差值在設定閾值內,確定為燒杯并提醒添加液體;若差值超過閾值,確定為裝有液體的燒杯并顯示偏好參數選擇。這種智能判斷方式能引導用戶正確操作,避免了人工識別放置物的困難和錯誤。用戶可根據顯示的偏好參數進行選擇,使漂洗過程更符合實際需求,減少了人工調整參數的時間和工作量,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和效率,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14、結合第一方面的一些實施例,在一些實施例中,若該放置重量數據與該燒杯重量數據的差值在設定閾值內,則確定是當前放置物為燒杯,并通過可視化參數調控界面向用戶發送添加該含磁性異物液體提醒的步驟之后,還包括:當檢測到該重量數據開始變化,則確定當前時間點正在注入該含磁性異物液體;若該重量數據在設定時間內不再發生變化,則確定該含磁性異物液體已完成注入;獲取用戶的偏好設置參數,并結合該偏好設置參數,通過可視化參數調控界面顯示磁性異物漂洗的偏好參數選擇。
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實現了液體注入過程的自動監測和參數設置的引導,避免了人工時刻關注液體注入情況和手動設置參數的麻煩。用戶能更方便地完成漂洗操作,節省了時間和人力,提高了漂洗過程的自動化程度和效率。
16、第二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磁性異物漂洗裝置,該磁性異物漂洗裝置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和存儲器;該存儲器與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耦合,該存儲器用于存儲計算機程序代碼,該計算機程序代碼包括計算機指令,該一個或多個處理器調用該計算機指令以使得該磁性異物漂洗裝置執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描述的方法。
17、第三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包括指令,當該指令在磁性異物漂洗裝置上運行時,使得該磁性異物漂洗裝置執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描述的方法。
18、第四方面,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當該計算機程序產品在磁性異物漂洗裝置上運行時,使得該磁性異物漂洗裝置執行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中任一可能的實現方式描述的方法。
19、本技術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20、1、由于采用了利用重量傳感器確定放置狀態、獲取可視化參數調控設置、控制夾具夾杯以及按設定循環次數漂洗等技術手段,所以,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漂洗過程依賴人工干預,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的技術問題,進而實現了漂洗過程自動化,提高漂洗效率,節省時間和人力的技術效果。
21、2、由于采用了控制雙軸小磁鋼偏心運動吸附異物、控制燒杯傾倒沖洗、回正、離位加水并按設定次數循環等技術手段,所以,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人工漂洗步驟繁瑣、易失誤,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的技術問題,進而實現了形成完整自動化漂洗流程,提高漂洗準確性和效率,節省時間和人力的技術效果。
22、3、由于采用了實時獲取磁性異物當前磁強度、結合初始磁強度計算損失值,超閾值提醒并停止剩余循環次數等技術手段,所以,有效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人工難以時刻關注磁性異物損失情況,易進行無效漂洗操作,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的技術問題,進而實現了及時發現異常、避免無效操作,提高漂洗效率和質量,節省時間和人力的技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