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導引結構、輸尿管鞘及輸尿管插入裝置。
背景技術:
1、輸尿管鞘一種廣泛應用于泌尿外科手術中的醫療器械,通常由外管體、中間層螺旋管(也稱彈簧管)和內管體組成。該裝置的設計旨在通過提供一定的支撐力,建立一條便于內窺鏡和其他器械進入泌尿道的通路,使尿管能夠順利導入輸尿管。
2、經長期實踐,發明人發現,在手術過程中,輸尿管鞘常出現內管體鼓包的現象,進而影響器械插入的順暢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導引結構、輸尿管鞘及輸尿管插入裝置,以解決相關技術中的輸尿管鞘存在的影響器械插入的順暢性的技術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3、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輸尿管鞘的導引結構,包括外管體、內管體以及螺旋管,所述內管體設于所述外管體的內壁,所述內管體內軸向設有導引通道,所述螺旋管沿軸線方向螺旋纏設于所述外管體與內管體之間;還包括加固線體,沿所述外管體的軸線方向,所述加固線體經至少部分螺旋節段的間隙內外穿梭,且所述加固線體位于所述螺旋管內側的內穿段的至少部分固定穿設于所述內管體內。
4、優選的,所述外管體或所述內管體具有填充部,所述填充部嵌合于所述螺旋管的相鄰螺旋節段之間的間隙內。
5、優選的,在所述內管體的填充部嵌合于相鄰螺旋節段之間的間隙內的情況下,所述加固線體位于所述螺旋管外側的外穿段的至少部分固定穿設于所述外管體內。
6、優選的,在所述外管體的填充部嵌合于相鄰螺旋節段之間的間隙內的情況下,所述外管體的內管壁表面外凹形成容納所述螺旋節段與加固線體的凹槽,所述加固線體的一側與所述凹槽的內壁貼合、另一側與所述螺旋節段相貼合。
7、優選的,所述填充部與相鄰螺旋節段之間通過生物相容性粘合劑粘接或熱熔合連接。
8、優選的,所述加固線體的轉角部位與所述螺旋管相接觸。
9、優選的,所述加固線體的兩端均設有限位子段,在所述加固線體經至少部分螺旋節段的間隙內外穿梭后,所述限位子段與所述螺旋管上處于最外端的所述螺旋節段相搭接,以限定所述螺旋節段在徑向上的位置。
10、優選的,所述限位子段從所述螺旋管上處于最外端的所述螺旋節段的下方或上方豎向彎折至對應的所述螺旋節段的側面后,再反向彎折并搭接于對應的所述螺旋節段的上端或下端。
11、第二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輸尿管鞘,包括上述任意方案所述的導引結構。
12、第三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輸尿管插入裝置,包括上述的導引結構或上述的輸尿管鞘。
13、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能夠達到以下有益效果:
14、1.通過在導引結構中加入加固線體、填充部和限位子段等設計,能夠顯著提高輸尿管鞘內外管體的穩定性,防止內外管體之間的脫離或鼓包現象。加固線體的牽引作用以及限位子段的徑向位置限定有效地防止了螺旋管與內外管體之間的連接面因使用中受力不均或螺旋管節距變化而導致的剝離。加固線體與螺旋節段的結合以及填充部的支持作用使得內外管體即便發生部分剝離,也能保持結構整體性,避免了脫離進一步擴大為鼓包現象,從而提升了產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如此,在往導引腔道內插入器械時,也能因為沒有鼓包而更加順暢;
15、2.填充部的設計使得螺旋管相鄰節段之間的間隙得以精準控制,從而有效避免了螺旋管節距因使用過程中前后竄動位移而發生變化。通過填充部嵌合于螺旋節段之間的間隙,能夠確保螺旋管在軸向和徑向上的穩定性,避免了由于節距變化導致的內外管體連接不均勻及結構松動。該設計有效抑制了由節距變化引發的剪切力,從而避免了內外管體分層脫離和不均勻連接的潛在風險。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延長輸尿管導引鞘的使用壽命并提高其在醫療手術中的可靠性;
16、3.在加固線體與螺旋管結構的設計中,特別是考慮到熱膨脹系數的差異,通過在結構中加入內外管體和加固線體的緊密配合,能夠在溫度變化時減少因熱膨脹不同而產生的內外管體剝離或鼓包現象。螺旋管的金屬與膠的結合面以及包層體的熱膨脹系數差異被有效控制,設計確保了即便在長時間使用或溫度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導引結構依然能維持其穩定性,防止因熱膨脹不一致引發的變形、剝離或鼓包。通過加固線體的牽引作用以及結構間的機械鎖定,確保了內外管體在各種環境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從而提高了導引結構在臨床中的應用效果。
1.一種輸尿管鞘的導引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體(100)、內管體(200)以及螺旋管(300),所述內管體(200)設于所述外管體(100)的內壁,所述內管體(200)內軸向設有導引通道(210),所述螺旋管(300)沿軸線方向螺旋纏設于所述外管體(100)與內管體(200)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體(100)或所述內管體(200)具有填充部(500),所述填充部(500)嵌合于所述螺旋管(300)的相鄰螺旋節段(310)之間的間隙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引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管體(200)的填充部(500)嵌合于相鄰螺旋節段(310)之間的間隙內的情況下,所述加固線體(400)位于所述螺旋管(300)外側的外穿段的至少部分固定穿設于所述外管體(100)內。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導引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管體(100)的填充部(500)嵌合于相鄰螺旋節段(310)之間的間隙內的情況下,所述外管體(100)的內管壁表面外凹形成容納所述螺旋節段(310)與加固線體(400)的凹槽(120),所述加固線體(400)的一側與所述凹槽(120)的內壁貼合、另一側與所述螺旋節段(310)相貼合。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導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部(500)與相鄰螺旋節段(310)之間通過生物相容性粘合劑粘接或熱熔合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線體(400)的轉角部位與所述螺旋管(300)相接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線體(400)的兩端均設有限位子段(410),在所述加固線體(400)經至少部分螺旋節段(310)的間隙內外穿梭后,所述限位子段(410)與所述螺旋管(300)上處于最外端的所述螺旋節段(310)相搭接,以限定所述螺旋節段(310)在徑向上的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導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子段(410)從所述螺旋管(300)上處于最外端的所述螺旋節段(310)的下方或上方豎向彎折至對應的所述螺旋節段(310)的側面后,再反向彎折并搭接于對應的所述螺旋節段(310)的上端或下端。
9.一種輸尿管鞘,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導引結構。
10.一種輸尿管插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8任意一項所述的導引結構或權利要求9所述的輸尿管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