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隧道施工,尤其涉及一種隧道施工設備。
背景技術:
1、在山區道路的修建過程中,需要修建隧道,隧道修建的過程中為先在建筑隧道區域的土方挖除形成隧道洞;然后在隧道內搭建頂壁模具,頂壁模具同隧道頂壁之間形成頂壁型腔,將混凝土澆筑到頂壁型腔內固化形成隧道頂壁混凝土層。現有的隧道修建方式存在以下不足:形成隧道洞的過程中,由于隧道爆炸過程中的影響,隧道壁上會有松動欲掉而未掉的送石,進行混凝土層修建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松石掉落導致安全事故。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用于實現防止隧道松石掉落的隧道壁涂漿結構,解決了隧道施工過程中松石容易掉落導致安全事故的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一種隧道施工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小車,所述行走小車上設有松石擊落結構和隧道壁涂漿結構,所述松石擊落結構用于對開挖出的隧道頂壁進行敲打使得隧道頂壁上松動的石頭掉落,所述隧道壁涂漿結構用于將水泥漿涂到被松石擊落結構敲擊過的隧道頂壁上,所述松石擊落結構包括沿隧道頂壁周向分布的若干沖擊錘,所述沖擊錘包括錘頭和驅動錘頭朝向隧道頂壁伸縮以敲擊隧道頂壁的錘頭驅動油缸,所述錘頭驅動油缸同設置在行走小車上的液壓站連接在一起,所述驅動油缸包括缸體、滑動連接在缸體內的活塞和一端連接在活塞上的活塞桿,所述錘頭連接在所述活塞桿的另一端,所述活塞在所述缸體內隔離有桿腔和無桿腔;進水隧道施工的過程為:第一步、開挖隧道:在建筑隧道區域的土方挖除形成隧道洞;第二步、隧道頂壁防掉石處理:使行走小車在隧道內行進,行進過程中先通過松石擊落結構敲擊隧道頂壁使得隧道頂壁松動的石頭脫落,然后通過隧道壁涂漿結構在隨同頂壁上涂一層水泥漿來使得隧道頂壁的土方粘結在一起而連為一個整體,松石擊落結構擊落碎石的過程為通過錘頭驅動油缸驅動錘頭伸縮去敲擊隧道頂壁;第三步、澆筑隧道頂壁混凝土層:在隧道內搭建頂壁模具,頂壁模具同隧道頂壁之間形成頂壁型腔,將混凝土澆筑到頂壁型腔內固化形成隧道頂壁混凝土層。
3、作為優選,所述松石擊落結構還包括通過油管連接架連接在行走小車上的第一總油管和通過所述缸體連接在第一總油管上的第二總油管,所述第一總油管和第二總油管都為剛性結構,所述第一總油管和第二總油管都為沿隧道頂壁周延伸的弧形管,所述第一總油管同所述無桿腔連通,所述第一總油管通過第一進出管同所述液壓站連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總油管同所述有桿腔連通,所述第二總油管通過第二進出管同所述液壓站連接在一起。將所有的缸體通過第一總油管和第二總油管供油驅動,能夠使得布局更為簡潔,而且油缸能夠兼做連接第一總油管和第二總油的連接件。
4、作為優選,所述沖擊錘還設有增振結構,所述增振結構包括通過彈片連接在錘頭上的振動錘。能夠增加擊落松石的可靠性。
5、作為優選,所述增振結構還包括同缸體鉸接在一起的阻攔盒、驅動阻攔盒擺動的阻攔盒靠近與遠離活塞桿的擺動油缸和擺動油缸控制器,所述錘頭收縮到終點且阻攔盒處于靠近活塞桿的位置時所述錘頭能夠容置在所述阻攔盒內,所述錘頭伸長到增振錘能夠晃動沖擊到隧道頂壁且阻攔盒處于靠近活塞桿的位置時所述錘頭能夠容置在所述阻攔盒內;所述阻攔盒擺動油缸控制器用于當所述錘頭收縮到終點位置時驅動阻攔盒朝向活塞桿擺動而使得阻攔盒套設到所述增振錘上和當錘頭伸長到增振錘能夠晃動沖擊到隧道頂壁的位置時驅動阻攔盒朝遠離活塞桿的方向擺動使得阻攔盒失去對增振錘的阻攔作用。使用時,當錘頭伸長到增振錘能夠晃動沖擊到隧道頂壁的位置時,彈片變形儲能振動,此時阻攔盒失去對振動錘的限制作用,在彈片的作用下振動錘產生晃動而聯系敲擊隧道頂壁,從而增加擊落松石的作用。
6、作為優選,所述阻攔盒擺動油缸控制器包括阻攔盒合攏感應開關、阻攔盒分開感應開關和連接在活塞桿上的感應桿;當所述錘頭收縮到終點位置時所述感應桿同所述阻攔盒合攏感應開關對齊,阻攔盒合攏感應開關控制所述擺動油缸驅動阻攔盒朝向活塞桿擺動;錘頭伸長到增振錘能夠晃動沖擊到隧道頂壁的位置時感應桿同阻攔盒分開感應開關對齊,阻攔盒分開感應開關控制所述擺動油缸驅動阻攔盒朝遠離活塞桿的方向擺動。實現了阻攔盒開合的自動化同步控制。
7、作為優選,所述隧道頂壁為圓弧形,所述隧道壁涂漿結構包括第一注漿總管、第二注漿總管、注漿管擺動結構、沿隧道頂壁周向均勻分布的若干左刮漿板和沿隧道頂壁周向均勻分布的若干右刮漿板,第一注漿總管、第二注漿總管和隧道頂壁同軸,注漿管擺動結構用于驅動第一注漿總管和第二注漿總管朝相反的方向擺動,所述左刮漿板同隧道頂壁的左側壁面之間形成左涂層間隙,所述左刮漿板通過左擺臂同所述第一注漿總管連接在一起,所述左擺臂內設有連通第一注漿總管和左涂層間隙的左注漿通道,所述右刮漿板同隧道頂壁的右側壁面之間形成右涂層間隙,所述右刮漿板通過右擺臂同所述第二注漿總管連接在一起,所述右擺臂內設有連通第二注漿總管和右涂層間隙的右注漿通道,左刮漿板之間的間隔距離同右掛架板之間的間隔距離相等。使用時,第一注漿總管和第二注漿總管轉動到最下方左刮漿板和最下方的右刮漿板都位于最低位置,然后通過第一注漿總管驅動左刮漿板朝上移動、第二注漿總管驅動右刮漿板朝上移動的同時水泥漿被注入左右涂層間隙,從而實現將水泥漿涂在隧道頂壁上形成粘結層。提供了隧道壁涂漿結構的一種具體技術方案。
8、作為優選,所述左擺臂連接在左刮將板的上端,所述左注漿通道的出口端方向線朝下傾斜,所述右擺臂連接在右刮將板的上端,所述右注漿通道的出口端方向線朝下傾斜。能夠降低水泥漿流出涂層間隙而浪費掉的量。
9、作為優選,所述左刮漿板的下端通過左前后向鉸軸鉸接有左增壓刮板,左增壓刮板封閉在所述左涂層間隙的下端,左前后向鉸軸上設有驅動左增壓刮板朝封閉到做涂層間隙上的方向轉動的左增壓扭簧;所述右刮漿板的下端通過右前后向鉸軸鉸接有右增壓刮板,右增壓刮板封閉在所述右涂層間隙的下端,右前后向鉸軸上設有驅動右增壓刮板朝封閉到做涂層間隙上的方向轉動的右增壓扭簧。刮漿板朝上移動時增壓刮板受到擠壓而張開,增壓刮板產生對水泥漿涂層的按壓作用使得水泥漿更為可靠的粘附到隧道頂壁上,能夠避免初始啟動時水泥漿從涂層間隙的下端流出,能夠通過控制增壓扭簧的彈力來控制形成涂層時的壓力以控制涂層形成效果。
10、作為優選,所述左刮漿板的下端面上設有左豎向插孔,所述左豎向插孔內穿設有左阻攔片和驅動左阻攔片伸出左豎向插孔而抵接到左增壓刮板上的彈簧;所述右刮漿板的下端面上設有右豎向插孔,所述右豎向插孔內穿設有右阻攔片和驅動右阻攔片伸出右豎向插孔而抵接到右增壓刮板上的彈簧。能夠防止增壓刮板張開時水泥漿進入增壓刮板和刮漿板之間的間隙內,以提高增壓刮板復位時的可靠性。
11、作為優選,所述注漿管擺動結構包括雙頭電機,第一注漿總管和第二注漿總管各通過若干支撐環支撐在行走小車上,所述第一注漿總管和第二注漿總管分布在雙頭電機的兩端,所述第一注漿總管的一端封閉且設有第一從動齒輪、另一端同第一水泥漿輸入管轉動連接在一起,第一從動齒輪同第一主動齒輪嚙合在一起,第一主動齒輪連接在雙頭電機的一端上,所述第二注漿總管的一端封閉且設有第二從動齒輪、另一端同第二水泥漿輸入管轉動連接在一起,第二從動齒輪同中間齒輪嚙合在一起,中間齒輪同第二主動齒輪嚙合在一起,第二主動齒輪連接在雙頭電機的另一端上,第一從動齒輪和第一主動齒輪的直徑相同,第二從動齒輪、中間齒輪和第二主動齒輪的直徑相等。一個電機既能夠驅動第一注漿總管和第二注漿總管的同步反向轉動。
12、有益效果:能夠使松石脫落,形成涂層對隧道頂壁進行黏連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