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線纜材料分離,具體為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及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1、本部分的陳述僅僅是提供了與本發明相關的背景技術信息,不必然構成在先技術。
2、電纜隨著運行會逐步老化,老化后的電纜可以回收其中的導體材料和包覆層材料,而回收方式一般采取機械切割剝皮分離、化學分離、熱解處理等,其中機械分離在解決金屬線芯與包覆層材料分離上具有較為可觀的效果,但現階段情況下,大部分裝置的僅僅是實現線纜切割和剝皮,并不能自動的將切割后的線纜線芯與包覆層材料分離。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及工作方法,預加工完成的線纜在輸送期間,利用振動作用以及橫向打散作用使線芯與包覆層分離,分離后的包覆層材料通過輥筒間距掉落至廢料箱中實現回收,而線芯則輸送至線芯接駁皮帶線后,由搭載了ai視覺算法的機器人夾取并轉移至收納容器中,實現了線纜材料的自動化分離與回收。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實施例:
3、本發明的第一個方面提供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包括:
4、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用于輸送預加工完成的線纜,并對線纜產生振動和打散,使線纜的線芯材料和包覆層材料分離;
5、包覆層材料輸送皮帶線,位于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的下方空間,用于接收并輸送被分離的包覆層材料;
6、線芯接駁皮帶線,位于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的末端,用于接收線芯;
7、ai視覺自動下料機器人,位于線芯接駁皮帶線的一側,用于識別并抓取線芯轉移至設定位置;
8、其中,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包括并列布置在水平面上的多組輥筒,多組輥筒通過激振器獲取振動能量并傳輸到多組輥筒形成的平面,設定數量的輥筒端部連接變距移動軸,變距移動軸與直線導軌滑塊連接,直線導軌滑塊在滾珠絲杠的旋轉作用下,通過變距移動軸帶動輥筒產生間距變化;多組輥筒形成的平面側部設有橫向堆疊打散裝置。
9、作為進一步的實現方式,預加工完成的線纜,具體為:沿線纜軸向方向切割包覆層,并環向切割包覆層,得到帶有等間距段包覆層的線纜。
10、作為進一步的實現方式,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包覆層材料輸送皮帶線和線芯接駁皮帶線均連接在框架結構上,框架結構包括臺面蓋板,臺面蓋板連接方管焊接框架,方管焊接框架的底部設有腳輪。
11、作為進一步的實現方式,多組輥筒通過輥筒線折彎鈑金件與輥筒線焊接支腿的頂端相連接,激振器連接在輥筒線焊接支腿上,輥筒線焊接支腿的底端通過彈簧與底座固定塊實現軟連接。
12、作為進一步的實現方式,多組輥筒中,設定數量的輥筒一端連接變距移動軸,變距移動軸沿著線纜行進方向布置并位于多組輥筒形成平面的一側,變距移動軸與伺服變距絲杠模組中的直線導軌滑塊連接,直線導軌滑塊在滾珠絲杠的旋轉作用下,帶動變距移動軸連同輥筒產生沿線纜傳輸方向的運動,實現相鄰兩組輥筒之間間距的調節。
13、作為進一步的實現方式,橫向堆疊打散裝置具有至少兩組,分別位于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兩側,每一組橫向堆疊打散裝置均包括設置在水平面且并列布置的推料氣缸和導向軸,推料氣缸帶動推料板運動,兩組橫向堆疊打散裝置在多組輥筒形成的平面兩側交替運動,將線纜的包覆層材料與線芯打散分離。
14、作為進一步的實現方式,包覆層材料輸送皮帶線包括通過線體固定鈑金件與框架結構相連接的輸送皮帶線體,輸送皮帶線體的兩側設有楔形擋料鈑金件,輸送皮帶線體的末端設有落料導向鈑金件。
15、作為進一步的實現方式,線芯接駁皮帶線包括輸送線體,輸送線體的底部通過連接板與框架結構連接,輸送線體的末端設有安全光幕和后擋板,線芯經過安全光幕時,觸發停止輸送線體運行的信號,后擋板用于阻擋線芯繼續運行。
16、作為進一步的實現方式,ai視覺自動下料機器人包括固定在機器人底座上的下料機器人,下料機器人末端設有光源、視覺相機和夾爪。
17、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8、沿線纜軸向方向切割包覆層,并間隔設定間距環向切割包覆層,得到預加工完成的線纜;
19、預加工完成的線纜經過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經高頻振動作用以及橫向堆疊打散裝置的側推翻滾作用,使線芯與包覆層分離,包覆層材料通過輥筒間距掉落至下方的包覆層材料輸送皮帶線中,并進一步輸送至廢料箱;
20、線芯在輥筒上表面傳輸至線芯接駁皮帶線后,利用ai視覺自動下料機器人夾取線芯,并轉移至收納容器中。
21、與現有技術相比,以上一個或多個技術實施例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22、1、預加工完成的線纜在輸送期間,利用振動作用以及橫向打散作用使線芯與包覆層分離,分離后的包覆層材料通過輥筒間距掉落至廢料箱中實現回收,而線芯則輸送至線芯接駁皮帶線后,由搭載了ai視覺算法的機器人夾取并轉移至收納容器中,實現了線纜材料的自動化分離與回收。
23、2、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的結構中,利用多組輥筒形成的平面,并在輥筒的轉動作用下輸送預加工的線纜,并且輥筒之間的間距能夠根據預加工的情況隨時改變,使得相鄰兩組輥筒之間的空間產生對線纜的分選作用,使小于輥筒間距的包覆層材料落入下方的包覆層材料輸送皮帶線中,而線芯則是大于輥筒間距的材料,則保留在多組輥筒形成的平面上,實現線芯材料與包覆層材料的分離。
24、3、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的結構中,利用激振器產生的振動作用,和橫向堆疊打散裝置在多組輥筒形成平面的側部進行的直線位移,將線纜的包覆層材料與線芯打散和分離,有利于后續的回收。
1.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包覆層材料輸送皮帶線和線芯接駁皮帶線均連接在框架結構上,框架結構包括臺面蓋板,臺面蓋板連接方管焊接框架,方管焊接框架的底部設有腳輪。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多組輥筒通過輥筒線折彎鈑金件與輥筒線焊接支腿的頂端相連接,激振器連接在輥筒線焊接支腿上,輥筒線焊接支腿的底端通過彈簧與底座固定塊實現軟連接。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多組輥筒中,設定數量的輥筒一端連接變距移動軸,變距移動軸沿著線纜行進方向布置并位于多組輥筒形成平面的一側,變距移動軸與伺服變距絲杠模組中的直線導軌滑塊連接,直線導軌滑塊在滾珠絲杠的旋轉作用下,帶動變距移動軸連同輥筒產生沿線纜傳輸方向的運動,實現相鄰兩組輥筒之間間距的調節。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堆疊打散裝置具有至少兩組,分別位于高頻振動變距輥筒輸送線兩側,每一組橫向堆疊打散裝置均包括設置在水平面且并列布置的推料氣缸和導向軸,推料氣缸帶動推料板運動,兩組橫向堆疊打散裝置在多組輥筒形成的平面兩側交替運動,將線纜的包覆層材料與線芯打散分離。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層材料輸送皮帶線包括通過線體固定鈑金件與框架結構相連接的輸送皮帶線體,輸送皮帶線體的兩側設有楔形擋料鈑金件,輸送皮帶線體的末端設有落料導向鈑金件。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線芯接駁皮帶線包括輸送線體,輸送線體的底部通過連接板與框架結構連接,輸送線體的末端設有安全光幕和后擋板,線芯經過安全光幕時,觸發停止輸送線體運行的信號,后擋板用于阻擋線芯繼續運行。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線纜材料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i視覺自動下料機器人包括固定在機器人底座上的下料機器人,下料機器人末端設有光源、視覺相機和夾爪。
9.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線纜材料分離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