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噪聲控制領域,具體地,本發明涉及一種飛機襟翼,其具有降噪裝置。
背景技術:
1、發動機噪聲是飛機起降階段的主要外部噪聲源,降低發動機噪聲可提高飛機的適航通過性與市場競爭力。而增加發動機涵道比,則是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發動機涵道比增加導致發動機安裝位置與機翼越來越近,引起發動機噴流與機翼/襟翼干涉,并且也導致機翼/襟翼對噴流噪聲的反射增強。機翼/襟翼干涉引起噴流噪聲低頻段噪聲級增大,而機翼/襟翼反射則引起噴流噪聲高頻段增大,其中,低頻段增大的幅度要高于高頻段。為了降低噪聲,特別是為了降低由機翼/襟翼干涉導致增大的低頻噪聲,可通過對襟翼尾緣的修形削弱噴流與襟翼的干涉,以及設計一定的吸聲結構進行吸聲,降低低頻段噪聲。
2、然而,現有技術中常用的降噪材料和/或結構存在降噪效果好但結構強度欠佳,或者結構穩定但降噪效果欠佳的問題。
3、因此,需要提出一種改進的飛機襟翼,其能夠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飛機襟翼,其設有降噪裝置,該降噪裝置結構穩定,并且能夠有效降低發動機噴流安裝噪聲。
2、根據本公開,提出了一種飛機襟翼,該飛機襟翼包括:彼此相對的上翼面和下翼面,上翼面和所述下翼面圍繞形成腔體;以及降噪裝置,該降噪裝置設置在腔體中,包括:第一降噪結構,該第一降噪結構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其中,上部分嵌入到上翼面中,而下部分嵌入到下翼面中;第二降噪結構,該第二降噪結構布置在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與下部分之間,并附接到第一降噪結構;以及第三降噪結構,該第三降噪結構嵌入到第二降噪結構中。其中,嵌入到上翼面和下翼面中的第一降噪結構能夠保證降噪裝置的框架結構穩定,布置在一起的第二降噪結構和第三降噪結構使得能夠有效降噪。三種降噪結構集成在一起的這種復合結構使得能夠在保證降噪裝置結構穩定的同時有效降低發動機噴流安裝噪聲。
3、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降噪裝置布置在飛機襟翼的發動機噴流干涉強烈的區域。布置在發動機噴流干涉強烈的區域即可有效達到降低噪聲的目的。如果布置范圍過大,由于降噪裝置的結構和材料與飛機襟翼的結構和材料明顯不同,降噪裝置的存在可能會影響飛機襟翼本身的結構強度和氣動性能。
4、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定形狀成與上翼面的外表面平齊,而第一降噪結構的下部分定形狀成和下翼面的外表面平齊。這種布置能夠將飛機襟翼的翼型保持成與沒有安裝降噪裝置時一致,從而避免影響飛機襟翼的氣動性能。
5、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第二降噪結構從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延伸到第一降噪結構的下部分,填充腔體的處于的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與下部分之間的部分。為了較佳的降噪效果,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與下部分將第二降噪結構夾在其中,從而避免存在有助于聲傳播的空腔,附加地,也有助于支承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和下部分。第二降噪結構較佳地采用金屬泡沫,主要用于降低高頻噪聲。
6、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第三降噪結構包括沿弦向方向交錯布置在第二降噪結構中的多個降噪件,其中,多個降噪件中的一個降噪件從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或下部分朝向下部分或上部分延伸,而其相鄰的另一個降噪件從第一降噪結構的下部分或上部分朝向上部分或下部分相反地延伸。這種交錯布置形成超結構,由于降噪件本身阻擋聲傳播,因此迫使進入降噪裝置的發動機噴流噪聲的聲波依次穿過多個降噪件與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或下部分之間的間隙中傳播,延長了聲波在降噪裝置中的傳播路徑,有利于進一步降低低頻噪聲。
7、但本發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在替代實施例中設想第三降噪結構包括多個降噪件,其中,多個降噪件中的每一個從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延伸到第一降噪結構的下部分。這樣,便在第一降噪結構之間形成多個降噪隔室,這些隔室與第二降噪結構結合亦能有效降噪。
8、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第一降噪結構包括多孔結構,第二降噪結構高頻噪聲降噪結構,而第三降噪結構包括低頻噪聲降噪結構。進一步地,第一降噪結構的多孔結構包括穿孔板,第二降噪結構的高頻噪聲降噪結構包括泡沫金屬,而第三降噪結構的低頻噪聲降噪結構包括多個隔板。穿孔板具有穩定的結構,有助于維持降噪裝置結構穩定,即使在飛機過程中遭受高速氣流沖擊也不變形,從而保證整個降噪裝置的降噪性能,也避免影響安裝降噪裝置的飛機襟翼的氣動性能。金屬泡沫具有優秀的高頻降噪性能,與構成超結構的具有優秀的低頻降噪性能的多個隔板結合能在較寬的頻帶范圍內有效吸收發動機噴流噪聲。
9、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飛機襟翼沿弦向方向包括彼此相反的前緣和后緣,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降噪裝置布置成更靠近后緣。但本發明不限于此,降噪裝置可以布置在任何位置,只要對應于發動機噴流干涉強烈的區域即可。
10、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降噪裝置的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和下部分定形狀成矩形。但本發明不限于此,可以在替代實施例中設想布置成多邊形、卵形等其他合適形狀,只要覆蓋發動機噴流干涉強烈的區域,并且不顯著影響飛機襟翼的氣動外形即可。
11、根據本公開的另一方面,第二降噪結構粘接到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和下部分。附加地,第一降噪結構借助螺釘、鉚釘等的聯結件牢固連接到飛機襟翼的上翼面和下翼面。這樣,使得降噪裝置能夠牢固安裝到飛機襟翼,并且第二降噪結構也由于被夾在第一降噪結構的兩個部分中而能夠避免意外移位。
12、根據本發明的飛機襟翼所使用的降噪裝置具有復合結構。具體地,其使用穿孔板作為第一降噪結構,嵌入到襟翼的上翼面和下翼面中,保證該降噪裝置的框架結構穩定;使用金屬泡沫作為第二降噪結構,填充到穿孔板之間,保證良好的高頻降噪效果;進一步地,使用包括多個隔板的超結構插入在第二降噪結構中,延長噪聲在降噪裝置中的聲傳播路徑,從而進一步降低低頻噪聲。
13、提供本
技術實現要素:
來以簡化形式介紹概念,以下具體實施方式中將進一步描述這些概念。本發明內容既不意在標識所要求保護的主題的關鍵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意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護的主題的范圍。通過以下對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和附圖,本發明的其它方面和優點將變得顯而易見。
1.一種飛機襟翼,所述飛機襟翼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裝置布置在所述飛機襟翼中與發動機噴流干涉強烈的區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結構包括多孔結構,所述第二降噪結構包括高頻噪聲降噪結構,而所述第三降噪結構包括低頻噪聲降噪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定形狀成與所述上翼面的外表面平齊,而所述第一降噪結構的下部分定形狀成和所述下翼面的外表面平齊。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噪結構從所述第一降噪結構的所述上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一降噪結構的所述下部分,填充所述腔體的處于所述的第一降噪結構的所述上部分與所述下部分之間的部分。
6.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降噪結構包括沿弦向方向交錯布置在所述第二降噪結構中的多個降噪件,
7.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飛機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降噪結構包括多個降噪件,其中,所述多個降噪件中的每一個從所述第一降噪結構的上部分延伸到所述第一降噪結構的下部分。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飛機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結構包括穿孔板,所述高頻噪聲降噪結構包括泡沫金屬,而所述低頻噪聲降噪結構包括多個隔板。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飛機襟翼沿弦向方向包括彼此相反的前緣和后緣,其中,所述降噪裝置布置成更靠近所述后緣。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飛機襟翼,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裝置的所述第一降噪結構的所述上部分和所述下部分定形狀成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