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藥殺菌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1、bifemetstrobine(聯苯菌酯)是住友化學株式會社研發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cas登錄號:2454319-63-0,中文化學名稱:(2z)-3-甲氧基-2-[(4-甲基[1,1’-聯苯]-3-基)氧基]丙-2-烯酸甲酯,化學結構如下:
2、
3、feneptamidoquin(喹啉菌胺)是先正達公司開發的喹啉甲酰胺類殺菌劑,其防治譜廣、安全高效,能有效防治多種真菌病害,cas登錄號:2132414-06-1(消旋2132414-04-9),英文化學名稱n-(2r)-[1,3-dimethyl-1-(phenylmethyl)butyl]-8-fluoro-3-quinolinecarboxamide,化學結構如下:
4、
5、fenopyramid(苯醚唑酰胺)是山東中農聯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吡唑甲酰胺類殺菌劑,cas登錄號:2344721-61-3,中文化學名稱n-{2-[2,4-雙(三氟甲基)苯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化學結構如下:
6、
7、目前,化學農藥依然是防治農作物病害的主力,然而農藥殺菌劑的長時間使用會引起交互抗性,導致防效大幅降低,而將兩種及兩種以上農藥殺菌劑復配產生協同增效作用提高藥效是解決該問題的主要手段。另外,式(i)化合物與feneptamidoquin、fenopyramid組合還未見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以上情況,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殺菌組合物及其制劑,主要用于防治植物真菌病害,該組合物或其制劑能夠增強藥效,減少用藥量,在一定質量配比下具有顯著的協同增效作用,同時可延長持效期和延緩抗藥性發展。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殺菌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a和活性成分b,所述的活性成分a為式(i)所示化合物,化學結構式:
3、活性成分b為feneptamidoquin、fenopyramid中的任一種;
4、進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質量比為1:36~20:1,或上述數值之間的任意值;
5、進一步地,所述的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質量比為1:24~20:1;
6、進一步地,所述的式(i)化合物與feneptamidoquin的質量比為1:20~18:1;
7、進一步地,所述的式(i)化合物與feneptamidoquin的質量比為1:20、1:9、1:3、5:9、9:5、9:1、18:1;
8、進一步地,所述的式(i)化合物與feneptamidoquin的質量比為1:9~9:1;
9、進一步地,所述的式(i)化合物與feneptamidoquin的質量比為1:9、1:3、5:9、9:5、9:1;
10、進一步地,所述的式(i)化合物與fenopyramid的質量比為1:24~20:1;
11、進一步地,所述的式(i)化合物與fenopyramid的質量比為1:24、1:12、1:5、1:2、3:1、6:1、20:1;
12、進一步地,所述的式(i)化合物與fenopyramid的質量比為1:12~3:1;
13、進一步地,所述的式(i)化合物與fenopyramid的質量比為1:12、1:5、1:2、3:1;
14、進一步地,以所述殺菌組合物的總重量為100wt%計,所述的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在殺菌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為1~90wt%;
15、進一步地,以所述殺菌組合物的總重量為100wt%計,所述的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在殺菌組合物中的含量之和為優選5~80wt%;
16、進一步地,所述的殺菌組合物除了包含活性成分外還包含農業上允許的輔助成分,所述的輔助成分選自潤濕劑、分散劑、乳化劑、增稠劑、崩解劑、防凍劑、消泡劑、溶劑、防腐劑、穩定劑、增效劑、粘結劑或載體中的一種或多種;
17、進一步地,潤濕劑選自烷基苯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鹽、木質素磺酸鹽、十二烷基硫酸鈉、琥珀酸二辛脂磺酸鈉、α烯烴磺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烷基酚乙氧基化物、脂肪醇乙氧基化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鈉、蠶沙、皂角粉、無患子粉、sopa、凈洗劑、乳化劑2000系列和濕潤滲透劑f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18、進一步地,分散劑選自木質素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萘磺酸鹽、三苯乙烯基苯酚乙氧基化物磷酸酯、脂肪醇乙氧基化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縮合物硫酸鹽、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聚羧酸鹽類、聚丙烯酸類、磷酸鹽類、eo-po嵌段共聚物和eo-po接枝共聚物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19、進一步地,乳化劑選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鈣、烷基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脂肪醇環氧乙烷-環氧丙烷共聚物、苯乙烯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和烷基酚醚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20、進一步地,增稠劑選自黃原膠、有機膨潤土、阿拉伯樹膠、海藻酸鈉、硅酸鎂鋁、羧甲基纖維素和白炭黑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21、進一步地,崩解劑選自硫酸鈉、硫酸銨、氯化鋁、氯化鈉、氯化銨、膨潤土、葡萄糖、蔗糖、淀粉、纖維素、尿素、碳酸鈉、碳酸氫鈉、檸檬酸和酒石酸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22、進一步地,防凍劑選自醇類、醇醚類、氯代烴類和無機鹽類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23、進一步地,消泡劑選自c10-c20飽和脂肪酸類化合物、硅油、硅酮類化合物、c8-c10脂肪醇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24、進一步地,溶劑選自苯、甲苯、二甲苯、均四甲苯、甲醇、乙醇、異丙醇、正丁醇、二甲基亞砜、二甲基甲酰胺、環己酮、碳酸亞烴酯、柴油、溶劑油、植物油(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棕櫚油等)、植物油衍生物和水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25、進一步地,防腐劑選自丙酸、丙酸鈉鹽、山梨酸、山梨酸鈉鹽、山梨酸鉀鹽、苯甲酸、苯甲酸鈉鹽、對羥基苯甲酸鈉鹽、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卡松和1,2-苯并異噻唑啉3-酮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26、進一步地,穩定劑選自磷酸氫二鈉、草酸、丁二酸、己二酸、硼砂、2,6-二叔丁基對甲基苯酚、油酸三乙醇胺、環氧化植物油、高嶺土、硅藻土、膨潤土、凹凸棒土、白炭黑、滑石粉、蒙脫石和淀粉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27、進一步地,增效劑選自增效磷、增效醚;和/或
28、進一步地,載體選自銨鹽、磨碎的天然礦物、磨碎的人造礦物、硅酸鹽、樹脂、蠟、固體肥料、水、有機溶劑、礦物油、植物油和植物油衍生物中的一種或多種。
29、進一步地,所述殺菌組合物的劑型選自固體制劑和/或液體制劑和/或種子處理制劑;
30、所述的固體制劑包括粉劑、顆粒劑、球劑、片劑、條劑、可濕性粉劑、油分散粉劑、乳粉劑、水分散粒劑、乳粒劑、水分散片劑、可溶粉劑、可溶片劑或可溶粒劑;
31、所述的液體制劑包括可溶液劑、可溶膠劑、油劑、展膜油劑、乳油、乳膠、可分散液劑、膏劑、水乳劑、油乳劑、微乳劑、脂劑、懸浮劑、微囊懸浮劑、油懸浮劑、可分散油懸浮劑、懸乳劑、微囊懸浮-懸浮劑、微囊懸浮-水乳劑或微囊懸浮-懸乳劑;
32、進一步地,所述的粉劑為適用噴粉或撒布含有效成分的自由流動粉狀制劑;
33、進一步地,所述的顆粒劑為具有一定粒徑范圍可自由流動含有效成分的粒狀制劑;
34、進一步地,所述的球劑為含有效成分的球狀制劑(一般直徑大于6mm);
35、進一步地,所述的片劑為具有一定形狀和大小含有效成分的片狀制劑(通常具有兩平面或凸面,兩面間距小于直徑);
36、進一步地,所述的條劑為含有效成分的條狀或棒狀制劑(一般長為幾厘米,寬度/直徑幾毫米,即長度大于直徑/寬度);
37、進一步地,所述的可濕性粉劑為有效成分在水中分散成懸浮液的粉狀制劑;
38、進一步地,所述的油分散粉劑為有效成分在有機溶劑中分散成懸浮液的粉狀制劑;
39、進一步地,所述的乳粉劑為有效成分被有機溶劑溶解、包裹在可溶或不溶的惰性成分中,在水中分散形成水包油乳液的粉狀制劑;
40、進一步地,所述的水分散粒劑為在水中崩解、有效成分分散成懸浮液的粒狀制劑;
41、進一步地,所述的乳粒劑為有效成分被有機溶劑溶解、包裹在可溶或不溶的惰性成分中,在水中分散形成水包油乳液的粒狀制劑;
42、進一步地,所述的水分散片劑為在水中崩解、有效成分分散成懸浮液的片狀制劑;
43、進一步地,所述的可溶粉劑為有效成分在水中形成真溶液的粉狀制劑,可含有不溶于水的惰性成分;
44、進一步地,所述的可溶粒劑為有效成分在水中形成真溶液的粒狀制劑,可含不溶于水的惰性成分;
45、進一步地,所述的可溶片劑為有效成分在水中形成真溶液的片狀制劑,可含不溶于水的惰性成分;
46、進一步地,所述的可溶液劑為用水稀釋成透明或半透明含有效成分的液體制劑,可含有不溶于水的惰性成分;
47、進一步地,所述的可溶膠劑為用水稀釋成真溶液含有效成分的膠狀制劑;
48、進一步地,所述的油劑為用有機溶劑稀釋(或不稀釋)成均相、含有效成分的液體制劑;
49、進一步地,所述的展膜油劑為在水面自動擴散成油膜含有效成分的油劑;
50、進一步地,所述的乳油為用水稀釋分散成乳狀液含有效成分的均相液體制劑;
51、進一步地,所述的乳膠為用水稀釋分散成乳狀液含有效成分的乳膠制劑;
52、進一步地,所述的可分散液劑為用水稀釋分散成懸浮含有效成分的均相液體制劑;
53、進一步地,所述的膏劑為含有效成分可成膜的水基膏狀制劑,一般直接使用;
54、進一步地,所述的水乳劑為有效成分(或其有機溶液)在水中形成乳狀液體制劑;
55、進一步地,所述的油乳劑為有效成分(或其水溶液)在油中形成乳狀液體制劑;
56、進一步地,所述的微乳劑為有效成分在水中成透明或半透明的微乳狀液體制劑,直接或用水稀釋后使用;
57、進一步地,所述的脂劑為含有效成分的油或脂肪基黏稠制劑,一般直接使用;
58、進一步地,所述的懸浮劑為有效成分以固體微粒分散在水中成穩定的懸浮液體制劑,一般用水稀釋使用;
59、進一步地,所述的微囊懸浮劑為含有效成分的微囊分散在液體中形成穩定的懸浮液體制劑;
60、進一步地,所述的油懸浮劑為有效成分以固體微粒分散在液體中成穩定的懸浮液體制劑,一般用有機溶劑稀釋使用;
61、進一步地,所述的可分散油懸浮劑為有效成分以固體微粒分散在非水介質中成穩定的懸浮液體制劑,一般用水稀釋使用;
62、進一步地,所述的懸乳劑為有效成分以固體微粒和水不溶的微小液滴形態穩定分散在連續的水相中成非均相液體制劑;
63、進一步地,所述的微囊懸浮-懸浮劑為有效成分以微囊及固體微粒分散在水中成穩定的懸浮液體制劑;
64、進一步地,所述的微囊懸浮-水乳劑為有效成分以微囊、微小液滴形態穩定分散在連續的水相中成非均相液體制劑;
65、進一步地,所述的微囊懸浮-懸乳劑為有效成分以微囊、固體顆粒和微小液滴形態穩定分散在連續的水相中成非均相液體制劑;
66、進一步地,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可以制備成農藥上可以接受的制劑劑型,所述的制劑劑型為微乳劑、水乳劑、懸浮劑、可分散油懸浮劑、可溶液劑、乳油、懸乳劑、微囊懸浮劑、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顆粒劑、種子處理懸浮劑、種子處理干粉劑;
67、進一步地,所述的制劑劑型為微乳劑、乳油、懸浮劑、水乳劑、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種子處理懸浮劑。
68、本發明還公開了如上所述的一種殺菌組合物在防治植物病害方面的應用;
69、進一步地,所述植物病害為真菌或細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70、進一步地,所述植物病害為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
71、進一步地,所述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為小麥葉銹病;
72、小麥葉銹病是小麥生長過程中的主要病害,具有分布范圍廣、傳播快、危害大等特點,是導致小麥產量損失、品質降低及效益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小麥葉銹病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且發生程度呈逐年加重趨勢。
73、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4、1)本發明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增加了殺菌活性,在一定質量比例下對靶標具有協同增效作用,具有降低農藥使用量,降低使用成本和減輕環境負荷的作用;
75、2)本發明所述的殺菌組合物安全高效,對作物、非靶標生物、有益生物和天敵安全,具有增產保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