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顯示,尤其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1、目前顯示面板以單面顯示為主,但在許多場合,例如數字標牌、窗口詢問設施,展覽館等公共場合的廣告播放設施中往往存在兩個人從顯示面板的正反兩面同時觀看顯示畫面的情況。
2、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具有色域廣、對比度高、自發光、輕薄可折疊的優點,在顯示和照明等應用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利用oled制作雙面顯示面板是oled應用的趨勢。雙面顯示技術可以有效地擴大oled面板的顯示面積,并發揮出oled面板輕薄的優勢。但是即使將兩個制作好的oled顯示面板背靠背貼合,以使其中一個顯示面板朝一側發光顯示,另一個顯示面板朝另一側發光顯示,仍然需要單獨制作兩個完整的顯示面板來實現雙面顯示,不利于實現輕薄化且成本較高。
3、因此,如何在一個顯示面板上實現雙面顯示,且不增加生產成本,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及顯示裝置,用于在一個完整的顯示面板上實現雙面顯示,且不增加生產成本。
2、第一方面,本公開提供了一種顯示面板,包括顯示區,所述顯示區包括第一區和位于所述第一區至少一側的第二區;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區包括第一發光元件,所述第二區包括第二發光元件;所述第一發光元件和所述第二發光元件的出光方向相反。
3、第二方面,本公開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顯示面板。
4、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通過在顯示面板的至少部分第一區設置第一發光元件,第二區設置第二發光元件,第一發光元件和第二發光元件的出光方向相反,可在一個完整的顯示面板上實現沿厚度方向上的雙面顯示,進一步地,可根據需要令正反面顯示同樣的畫面內容或者顯示不同的畫面內容,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1.一種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顯示區,所述顯示區包括第一區和位于所述第一區至少一側的第二區;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區包括第一發光元件,所述第二區包括第二發光元件;所述第一發光元件和所述第二發光元件的出光方向相反。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區透過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區透過率。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存在所述第一區位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區之間,至少存在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區之間的所述第一區包括所述第一發光元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存在所述第一區位于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區之間,至少存在相鄰兩個所述第二區之間的所述第一區不包括所述第一發光元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所述第一區中,至少存在一個所述第一區不包括所述第一發光元件。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存在所述第二區中所述第二發光元件的數量大于所述第一區中所述第一發光元件的數量。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至少位于所述第二區,所述遮光部包括開口,所述開口暴露所述第二發光元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遮光部還位于所述第一區,沿垂直于所述顯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遮光部與所述第一發光元件交疊。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區的至少部分區域與所述遮光部不交疊。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遮光部,所述遮光部至少位于所述第一區和所述第二區,所述遮光部包括開口,所述開口暴露所述第二發光元件。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面板包括襯底,位于所述襯底一側的陣列層,以及位于所述陣列層背離所述襯底一側的封裝層;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填充部,所述填充部位于所述第一區中所述第一發光元件朝向所述封裝層的一側;所述陣列層至少位于所述第二區,所述陣列層背離所述襯底一側的表面與所述填充部背離所述襯底一側的表面位于不同平面;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發光元件包括兩個所述第一電極,或,所述第一發光元件包括一個所述第一電極和一個第二電極,所述第二電極位于所述發光層朝向所述襯底的一側。
15.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14任一項所述的顯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