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97都市激情,久久91网,亚洲天堂最新,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九色,亚洲午夜精品一本二本,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蜜桃,av一道本

氣體注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155781閱讀:16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氣體注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氣體注入器,尤其涉及能夠將氦氣或氮氣等氣體容易地 注入到如制冷循環系統中的熱交換器一樣通過管道構成的氣體注入對象物的 氣體注入器。
背景技術
一般,在冰箱或空調中將冷卻裝置作為制冷循環系統使用。 制冷循環系統通過壓縮機、冷凝器、膨脹裝置以及蒸發器形成閉式回路。 其中,壓縮機將制冷劑壓縮成高溫高壓的氣態制冷劑,冷凝器將從壓縮機接 收的制冷劑冷凝成高溫高壓的液態制冷劑。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溫高壓的液
態制冷劑在經過所述膨脹裝置的過程中節流膨脹(Throtting Expansion)而轉 換為低溫低壓的液態制冷劑,而蒸發器對經過膨脹裝置的低溫低壓的液態制 冷劑進行蒸發之后使其轉換為低溫低壓的氣態制冷劑。
因此,在制冷循環系統中循環的制冷劑在冷凝器中被冷凝的同時向周圍 排放熱量,而在蒸發器中蒸發的同時吸收周圍的熱量,從而冰箱儲藏室的空 氣或設有空調機的周邊的室內空氣與這種蒸發器進行熱交換的同時轉換為冷

在此,蒸發器和冷凝器形成熱交換器,而這種熱交換器包含用一般的制 冷劑管形成的管道和用于增大管道的熱交換面積的熱交換翅片。
另外,制冷循環系統是通過逐個制造所述壓縮機、冷凝器、膨脹裝置以 及熱交換器之后相互之間通過制冷劑管連接成閉式回路,然后在其內部注入 制冷劑而構成的。然而,為了提高制冷循環系統的冷卻效果和防止制冷循環 系統的性能低下,不能在制冷循環系統內部流入有空氣。那是因為,如果在 制冷循環系統中流入了空氣,則制冷劑難以冷凝和氣化,并由此壓縮機超負 荷運轉,從而縮短壓縮機的壽命。
尤其,對于所述熱交換器,當作為一種產品流通時,由于水分而有可能檢查是否漏氣,而且被確認是否漏氣的熱交換器為了防止氧化,在其內部再 次充填氮氣,并在此狀態下流通于市場中。
此時,為了使熱交換器能夠維持充填有氮氣的狀態,構成熱交換器的管 道的端部通過焊接等作業來進行密封。但是,當熱交換器構成制冷循環系統 時,需要再次去掉通過如上焊接等作業而被密封的所述管道的端部,因此存 在不僅作業困難,而且還消耗材料的問題。
因此,最近開發著一種技術,即對熱交換器的管道端部套住橡膠材質的 密封罩,并利用針注射器狀的氣體注入器來對熱交換器注入氦氣或氮氣,其
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例子在韓國授權專利公報第216472號公開。
但是,當利用這種注射器狀的氣體注入器來注入氣體時,由于氣體注入 時注入到熱交換器的氣體的壓力,而存在氣體注入器從熱交換器的管道脫離 的隱患,因此作業者必須在氣體注入作業期間一直牢固地抓持氣體注入器和 管道,所以操作起來非常繁瑣。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夠將氦氣或氮 氣等氣體容易地注入到如制冷循環系統中的熱交換器一樣通過管道構成的氣 體注入對象物的氣體注入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的氣體注入器可通過用橡膠材質的密封 罩密封的制冷循環系統中的熱交換器的管道端部注入氣體,所述氣體注入器 包含氣體注入針,以用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而向所述熱交換器內部注入氣 體;防止脫離單元,以用于防止處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狀態的所述氣體注 入針從所述密封罩脫離。
并且,根據本發明的氣體注入器還包含固定所述氣體注入針的入口側端 部且具有將所述氣體引導至所述氣體注入針的引導通道的主體,所述防止脫 離單元包含4交鏈結合于所述主體兩側的一對防止脫離部件,且所述防止脫離 單元呈鉗子狀。
并且,所述密封罩內側的所述管道形成掛接臺,所述一對防止脫離部件 相互對稱,所述防止脫離部件包含鉸鏈結合于所述主體的鉸鏈部和設置于所 述鉸鏈部一側以用于掛接在所述掛接臺而^皮支撐的掛接部,所述防止脫離單 元包含彈性部件,以用于將所述各防止脫離部件的掛接部側沿相接觸的方向彈性支撐。
并且,所述掛接部包含沿著所述管道的長度方向朝所述氣體注入針一 側設置的側面蓋部,以用于蓋住所述密封罩和所述掛接臺的一側;從所述側 面蓋部的末端朝所述氣體注入針側折曲延伸的折曲延伸部,以用于掛接在所 述掛4妻臺。
并且,所述一對防止脫離部件相互對稱,所述防止脫離部件包含鉸鏈結 合于所述主體的鉸鏈部和設置于所述鉸鏈部一側而用于夾持所述密封罩側所 述管道外表面的夾持部,所述防止脫離單元包含彈性部件,以用于將所述各 防止脫離部件的夾持部側沿相接觸的方向彈性支撐。
并且,所述一對防止脫離部件相互對稱,所述防止脫離部件包含鉸鏈 結合于所述主體的鉸鏈部;設置于所述鉸鏈部一側而用于掛接在形成于所述 密封罩內側的所述管道的掛接臺而被固定的掛接部;從所述掛接部延伸的夾 持部,以用于夾持所述密封罩側所述管道外表面,所述防止脫離單元包含彈 性部件,以用于將所述各防止脫離部件的掛接部和夾持部側沿相接觸的方向 彈性支撐。
并且,所述防止脫離部件還包含設在所述鉸鏈部另一側的按壓部,以用 于張開所述掛接部和夾持部側。
并且,所述4姿壓部相隔于所述主體/人所述4交《連部側延伸,以用于對所述 按壓部進行按壓動作。
延伸,所述夾持部的內表面形成為具有所述管道外表面的曲率的曲面,以用 于緊貼于所述管道的外表面。
并且,根據本發明的氣體注入器還包含固定所述氣體注入針的入口側 端部且具有將所述氣體引導至所述氣體注入針的引導通道的主體;設置于所 述主體的螺紋接頭,該螺紋接頭連接用于供給所述氣體的氣體供給管,且與 所述引導通道連通;設置于所述螺紋接頭的止回閥,以用于控制所述氣體供 給管的氣體供給至所述引導通道。
并且,根據本發明的氣體注入器可通過用橡膠材質的密封罩密封的氣體 注入對象物的管道端部注入氣體,所述氣體注入器包含氣體注入針,以用 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而向所述氣體注入對象物內部注入氣體;防止脫離單元, 以用于防止處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狀態的所述氣體注入針從所述密封罩脫離。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氣體注入器,能夠將氣體注入到利用橡膠材質
的密封罩密封的氣體注入對象物的管道端部,并且包含能夠扎入到所述密 封罩而對所述氣體注入對象物內部注入氣體的氣體注入針;能夠防止處于扎 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狀態的氣體注入針從所述密封罩脫離的防止脫離單元。
因此,如果使用根據本發明的氣體注入器,則在對如熱交換器一樣的氣 體注入對象物注入氣體的過程中,即使作業者不用抓持并固定氣體注入對象 物側管道或氣體注入器,也能夠有效地防止氣體注入針從密封罩脫離。


圖1為示出作為氣體注入對象物采用于制冷循環系統的通常的熱交換器 的結構的立體圖;;、 、'乙、、、口q 、 a 、"
圖4為示出根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氣體注入器的結構的側視圖,并 示出防止脫離部件的按壓部^皮按壓的狀態;
圖5為示出在圖4的狀態下氣體注入針扎入到密封罩的狀態的側視圖6為示出在圖5的狀態下防止脫離部件恢復到原始狀態的同時氣體注 入器被掛接并固定在管道側的狀態的側視圖。
附圖主要符號說明10為氣體注入器,20為氣體注入針,30為主體, 50為螺紋接頭,60為防止脫離單元,70為防止脫離部件,71為4交鏈部,72 為掛接部,73為夾持部,76為按壓部,80為彈性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來詳細說明才艮據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 根據本發明的氣體注入器不僅能夠將氣體注入到用在制冷循環系統中的 熱交換器,而且還能夠將氣體注入到如這種熱交換器一樣的通過管道構成且 管道端部利用橡膠材質的密封罩密封的所有氣體注入對象物,但作為參考, 在以下實施例將制冷循環系統中的熱交換器作為氣體注入對象物的 一例進行 說明。圖1示出了作為能夠利用根據本實施例的氣體注入器注入氣體的氣體注 入對象物,即采用于通常的制冷循環系統的熱交換器1的結構。
如圖l所示,熱交換器1具有用通常的制冷劑管形成的管道2和為了增 大熱交換面積而結合于管道2外表面側的多個熱交換翅片3。管道2可通過 對一個長的制冷劑管進行彎曲(bending)加工而制造出來,或者通過對多個 短的制冷劑管進行相互連接而制造出來。
管道2的兩端通過橡膠材質的密封罩4進行密封,而管道2的各端部設 有用于結合熱交換器1與制冷循環系統中的另一構成要素之間的螺紋接頭 (nipple ) 5,且密封罩4為了能夠蓋住管道2外側的螺紋接頭5的一端而設 在管道2上。因此,所述螺紋接頭5可包含于管道2。
作為參考,所述螺紋接頭5的中央位置為了能夠掛接后述的氣體注入器 10的掛接部72而形成掛接臺5a,并且當不設置所述螺紋接頭5的狀態下密 封罩4直接設置在管道2的端部時,掛接臺5a也可形成于密封罩4內側的管 道2外表面上。
圖2至圖6示出了才艮據本實施例的氣體注入器10的結構。
如圖2至圖6所示,氣體注入器10包含能夠通過出口側端部扎入到所述 密封罩4而將氣體注入到熱交換器1內部的氣體注入針20和能夠固定氣體注 入針20的入口側端部的主體30。
氣體注入針20的出口側形成得較尖細,而氣體注入針20的入口側相比 出口側具有擴大的外徑。
主體30可利用注塑物制造。這種主體30的一端為了插入所述氣體注入 針20的入口側端部而形成插入槽31,插入槽31里側的主體30內部形成用 于將氣體引導至所述氣體注入針20側的引導通道32。
為了將氣體注入針20固定到主體30,所述氣體注入針20的入口側端部 設有支撐臺21,而且在插入槽31側主體30的端部用螺栓42固定具有使氣 體注入針20通過且卡在所述支撐臺21而被支撐的支撐孔41a的固定板41。 作為參考,未說明符號43為用于防止氣體從氣體注入針20與插入槽31之間 泄漏的O型環。
并且,在氣體注入針20相反側的主體30端部設有用于連接與氦氣或氮 氣等氣體筒相連的氣體供給管100的螺紋接頭(nipple) 50。螺紋接頭50形 成為與所述引導通道32連通,螺紋接頭50的末端設有用于控制通過螺紋接頭50供給到所述引導通道32的氣體的流動的止回閥51。止回閥51可設計 為只有在通過氣體供給管100移送的氣體的壓力為預定值以上時被開放。
通過這種結構,如果將連接于所述氣體筒(未圖示)的氣體供給管100 連接到所述螺纟丈接頭50,并且在所述氣體注入針20扎入到密封罩4的狀態 下開放氣體供給管100,則此時當氣體供給管100的氣體的壓力為預定值以 上時,氣體供給管100的氣體沿著螺紋接頭50和引導通道32供給到氣體注 入針20,而供給到氣體注入針20的氣體繼而沿著管道2充填到熱交換器1。 充填完氣體之后從密封罩4拔出氣體注入針20,此時在扎入氣體注入針20 的過程中形成在密封罩4的孔根據橡膠材質制成的密封罩4的自身彈性而自 然收縮密閉。
另外,在這種氣體注入過程中,由于通過氣體注入針20注入到管道2 內部的氣體的壓力,從而存在氣體注入器10從密封罩4脫離的隱患。為了防 止這種隱患,根據本實施例的氣體注入器10還包含防止脫離單元60,以用 于防止在氣體注入針20扎入到所述密封罩4而向熱交換器內部注入氣體的狀 態下氣體注入針20從密封罩4脫離出來。
因此,才艮據本實施例的氣體注入器10通過這種防止脫離單元60,即使 在氣體注入到熱交換器的過程中作業者不用抓持并固定熱交換器1的管道2 或氣體注入器10也能夠有效地防止氣體注入針20從密封罩4脫離出來。
具體來講,所述防止脫離單元60包含4交鏈結合于所述主體30兩側的一 對防止脫離部件70,且呈鉗子狀。
所述一對防止脫離部件70設置成相互對稱,各防止脫離部件70首先為 了鉸鏈結合于主體30的側面而在中央部位形成鉸鏈部71。鉸鏈部71和對應 于鉸鏈部71的主體30的部位分別形成有鉸鏈孔71a、 33,而鉸鏈部71通過 結合于各鉸鏈孔71a、 33的鉸鏈軸34可旋轉地鉸鏈結合于主體30。
并且,防止脫離部件70朝鉸鏈部71 —側形成能夠掛接在所述熱交換器 側掛接臺5a而被支撐的掛接部72和能夠夾持密封罩4側管道2的外表面的 夾持部73。所述防止脫離單元60還包含能夠將各防止脫離部件70的掛接部 72和夾持部73沿著相接觸的方向彈性支撐的彈性部件80。
首先,掛接部72包含從鉸鏈部71沿著管道2的長度方向朝氣體注入 針20的一側延伸的側面蓋部74,以用于氣體注入針20在扎入到密封罩4的 狀態下蓋住密封罩4和所述掛接臺5a的一側;從側面蓋部74的末端朝氣體注入針20側折曲延伸的折曲延伸部75,以用于掛接在掛接臺5a。主體30側的側面蓋部74:&置為與所述主體30相接觸。
夾持部73從所述折曲延伸部75的末端開始再次沿著管道2的長度方向折曲延伸預定長度而形成,而為了夾持部73在緊貼于管道2外表面的狀態下穩定地夾持管道2,所述夾持部73的內表面形成為具有所述管道2外表面的曲率的曲面。
并且,所述彈性部件80用扭轉彈簧制成而插入到各鉸鏈軸34,且其一端支撐于主體30,而另 一端使掛接部72和夾持部73側的各防止脫離部件70朝氣體注入針20側彈性支撐。
并且,為了更加容易地進行掛接部72和夾持部73側的各防止脫離部件70之間的張開動作,防止脫離部件70還包含設置在鉸鏈部71另 一側的按壓部76。為了能夠對4安壓部76進行按壓動作,按壓部76從所述鉸鏈部71側延伸,且與所述主體30和螺纟丈4妄頭50相隔預定間距。
以下,對具有如上構成的根據本實施例的氣體注入器10的動作及其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若想要通過所述氣體注入器10將氦氣或氮氣等氣體注入到熱交換器1內部,則作業者首先朝主體30側按壓各防止脫離部件70的按壓部76,以使掛接部72和夾持部73側各防止脫離部件70之間張開,如圖4所示。之后,在按壓部76維持被按壓的狀態下,將氣體注入針20扎入密封罩4,如圖5所示。并且,氣體注入針20在扎入密封罩4的狀態下,消除施加到按壓部76的外力,^v而防止脫離部件70通過彈性部件80的彈性恢復力而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如圖6所示。此時,所述掛接部72被掛接在密封罩4內側的掛接臺5a而被支撐,并且所述夾持部73穩定地夾持掛接臺5a內側的管道2的外表面,因此作業者即使在沒有專門固定管道2或氣體注入器IO的狀態下向熱交換器1內部供應氣體,也能夠有效防止由于注入到熱交換器1內部的氣體的壓力而氣體注入針20從密封罩4脫離出來。
在氣體注入動作結束的狀態下,將氣體注入器10從管道2去除的動作,理所當然應按照圖4至圖6的逆順序進行的,因此省略對此詳細說明。
權利要求
1、一種氣體注入器,該氣體注入器可通過用橡膠材質的密封罩密封的制冷循環系統中的熱交換器的管道端部注入氣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注入器包含氣體注入針,以用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而向所述熱交換器內部注入氣體;防止脫離單元,以用于防止處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狀態的所述氣體注入針從所述密封罩脫離。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固定所述氣體 注入針的入口側端部且具有將所述氣體引導至所述氣體注入針的引導通道的 主體,所述防止脫離單元包含鉸鏈結合于所述主體兩側的 一對防止脫離部件, 且所述防止脫離單元呈^"子狀。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內側的所 述管道形成掛接臺,所述一對防止脫離部件相互對稱,所述防止脫離部件包含鉸鏈結合于所述主體的4交鏈部和設置于所述鉸鏈 部一側以用于掛接在所述掛接臺而被支撐的掛接部,所述防止脫離單元包含彈性部件,以用于將所述各防止脫離部件的掛接 部側沿相接觸的方向彈性支撐。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掛接部包含沿 著所述管道的長度方向朝所述氣體注入針一側設置的側面蓋部,以用于蓋住 所述密封罩和所述掛接臺的一側;從所述側面蓋部的末端朝所述氣體注入針 側折曲延伸的折曲延伸部,以用于掛接在所述掛接臺。
5、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防止脫離部 件相互對稱,所述防止脫離部件包含鉸鏈結合于所述主體的鉸鏈部和設置于所述鉸鏈 部一側而用于夾持所述密封罩側所述管道外表面的夾持部,所述防止脫離單元包含彈性部件,以用于將所述各防止脫離部件的夾持 部側沿相接觸的方向彈性支撐。
6、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防止脫離部 件相互對稱,所述防止脫離部件包含鉸鏈結合于所述主體的鉸鏈部;設置于所述鉸 鏈部一側而用于掛接在形成于所述密封罩內側的所述管道的掛接臺而被固定 的掛接部;從所述掛接部延伸的夾持部,以用于夾持所述密封罩側所述管道 外表面,所述防止脫離單元包含彈性部件,以用于將所述各防止脫離部件的掛接 部和夾持部側沿相接觸的方向彈性支撐。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脫離部件還 包含設在所述鉸鏈部另 一側的按壓部,以用于張開所述掛接部和夾持部側。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壓部相隔于所 述主體從所述鉸鏈部側延伸,以用于對所述按壓部進4亍:換壓動作。
9、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掛接部包含 沿著所述管道的長度方向朝所述氣體注入針一側i殳置的側面蓋部,以用于蓋 住所述密封罩和所述掛-接臺的一側;從所述側面蓋部的末端朝所述氣體注入 針側折曲延伸的折曲延伸部,以用于掛接在所述掛接臺。
10、 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從所述 折曲延伸部的末端沿所述管道的長度方向折曲延伸,所述夾持部的內表面形成為具有所述管道外表面的曲率的曲面,以用于 緊貼于所述管道的外表面。
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固定所述 氣體注入針的入口側端部且具有將所述氣體引導至所述氣體注入針的引導通 道的主體;設置于所述主體的螺紋接頭,該螺紋接頭連接用于供給所述氣體 的氣體供給管,且與所述引導通道連通;設置于所述螺紋接頭的止回閥,以 用于控制所述氣體供給管的氣體供給至所述引導通道。
12、 一種氣體注入器,該氣體注入器可通過用橡膠材質的密封罩密封的 氣體注入對象物的管道端部注入氣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注入器包含氣 體注入針,以用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而向所述氣體注入對象物內部注入氣體; 防止脫離單元,以用于防止處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狀態的所述氣體注入針 從所述密封罩脫離。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氣體注入器,其特征在于還包含固定所述氣的主體,所述防止脫離單元包含4交鏈結合于所述主體兩側的 一對防止脫離部件,且所述防止脫離單元呈鉗子狀。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氣體注入器,該氣體注入器可通過用橡膠材質的密封罩密封的氣體注入對象物的管道端部注入氣體,所述氣體注入器包含氣體注入針,以用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而向所述氣體注入對象物內部注入氣體;防止脫離單元,以用于防止處于扎入到所述密封罩的狀態的所述氣體注入針從所述密封罩脫離。如果使用根據本發明的氣體注入器,則在對如熱交換器一樣的氣體注入對象物注入氣體的過程中,即使作業者不用抓持并固定氣體注入對象物側管道或氣體注入器,也能夠有效地防止氣體注入針從密封罩脫離。
文檔編號G01M3/02GK101672401SQ20091017070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08年9月8日
發明者文炳喆 申請人:三星光州電子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