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屬于石油鉆修井設備。
背景技術:
1、外置式安全氣動卡瓦由卡瓦和卡瓦提升器兩部分組成。卡瓦是一種用來吊起鉆桿、油管、套管等管件的工具。卡瓦提升器為提升卡瓦的氣動設備。為了減少石油開采工人的工作強度,它有著操作簡單,響應迅速,節能環保,可靠性比較高等優點。
2、公開號為cn117662029b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新型外置式安全氣動卡瓦,包括上座,上座的內壁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銷軸,第一銷軸的外壁套設并鉸接有底座,底座的內壁頂部一端固定連接有氣缸,氣缸遠離底座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上座的內壁頂部,上座靠近氣缸的內壁頂部轉動連接有卡瓦體連桿,卡瓦體連桿遠離上座的一端設置有卡瓦,通過增加支承桿件和控制桿件軌跡,實現支承桿自動鎖扣和支承的雙重安全保護功能,以解決上述背景石油開采工人誤操作氣路開關,以及氣路故障對井口作業的影響等技術問題,同時通過過兩次解鎖,即可完成卡瓦的開合動作,大大減少了現況機械鎖工序過程過于復雜,影響作業效率的技術問題。但是,現有技術中,由于卡瓦和轉盤補芯的磨損,可能導致卡瓦提升器在墜井過程中脫離轉盤補芯,帶動卡瓦偏離井口,加劇事故風險;而且,當卡瓦牙磨損或夾持力下降時,可能導致鉆桿下滑導致卡瓦打開,甚至墜井;
3、因此,需要有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有效提高安全性和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有效提高安全性和穩定性的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
2、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包括底座、上蓋和卡瓦主體,所述上蓋和底座上下布置,所述上蓋與底座通過第一銷軸鉸接,所述上蓋和底座之間連接有驅動系統,所述驅動系統用于驅動上蓋繞著第一銷軸轉動,所述卡瓦主體與上蓋連接,所述上蓋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插板,所述插板遠離上蓋的一側設置有凹槽,所述插板位于卡瓦主體的上方;
3、所述底座包括前座和后座,所述前座位于后座的一側,所述前座與后座通過第二銷軸鉸接。
4、作為優選,所述上蓋包括前蓋和后蓋,所述前蓋位于后蓋的一側,所述前蓋和后蓋分別正對前座和后座,所述前蓋與后蓋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插板固定設置在前蓋上。
5、作為優選,所述后蓋通過第一銷軸與后座鉸接。
6、作為優選,所述控制系統為氣缸,所述氣缸的活塞端與后座鉸接,所述氣缸的缸體端與后蓋鉸接
7、作為優選,所述卡瓦主體包括第一卡體和兩個第二卡體,所述第一卡體的頂部與上蓋轉動連接,兩個第二卡體分別對稱設置在第一卡體的兩側,所述第二卡體與第一卡體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卡體通過第一彈簧與上蓋連接。
8、作為優選,所述上蓋上設置有兩個連接座,兩個連接座與兩個第一彈簧一一對應連接,所述上蓋上設置有多組固定孔,多組固定孔沿前蓋和后蓋的分布方向排布,所述連接座通過鎖緊件與其中一組固定孔可拆卸固定連接。
9、作為優選,所述插板的底部和卡瓦主體的夾持面上均設置有微壓痕。
10、作為優選,所述底座上設置有防墜槽,所述防墜槽內穿設有防墜柱,所述防墜柱與底座可拆卸固定連接。
11、作為優選,所述插板上設置有兩個夾持機構,兩個夾持機構與兩個第二卡體一一對應;
12、所述夾持機構包括升降桿,所述升降桿豎向穿過插板,所述升降桿的底端固定設置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與插板抵靠,所述升降桿的頂端固定設置有壓板,所述升降桿上套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位于插板和壓板之間,所述壓板通過第二彈簧與插板連接,所述限位塊上固定設置有推桿,所述推桿傾斜布置,兩個推桿形成八字形。
13、作為優選,兩個壓板形成c型,兩個壓板形成的c型結構開口方向與插板上凹槽的槽口方向一致。
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5、本發明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當卡瓦主體夾持不足或者鉆具打滑時,使卡瓦主體進一步對鉆具進行夾持固定,防止卡瓦主體打開,提高了安全性和穩定性;通過在插板的底部和卡瓦主體的夾持面上設置有微壓痕不僅便于提高插板與卡瓦主體之間的摩擦力,還可以提高卡瓦主體與鉆具之間的摩擦力,甚至墜井,其次,還通過插板的底部壓住卡瓦主體的頂部,防止卡瓦主體打開,確保卡瓦主體繼續夾持鉆具,進一步提高了作業安全性和穩定性;另外,通過推桿推動第二卡體轉動,使兩個第二卡體之間的距離減小,進一步防止卡瓦主體打開,確保卡瓦主體繼續夾持鉆具。
1.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包括底座(1)、上蓋(2)和卡瓦主體(3),所述上蓋(2)和底座(1)上下布置,所述上蓋(2)與底座(1)通過第一銷軸(4)鉸接,所述上蓋(2)和底座(1)之間連接有驅動系統,所述驅動系統用于驅動上蓋(2)繞著第一銷軸(4)轉動,所述卡瓦主體(3)與上蓋(2)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插板(5),所述插板(5)遠離上蓋(2)的一側設置有凹槽(6),所述插板(5)位于卡瓦主體(3)的上方;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包括前蓋(201)和后蓋(202),所述前蓋(201)位于后蓋(202)的一側,所述前蓋(201)和后蓋(202)分別正對前座(101)和后座(102),所述前蓋(201)與后蓋(202)可拆卸固定連接,所述插板(5)固定設置在前蓋(201)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蓋(202)通過第一銷軸(4)與后座(102)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統為氣缸(11),所述氣缸(11)的活塞端與后座(102)鉸接,所述氣缸(11)的缸體端與后蓋(202)鉸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瓦主體(3)包括第一卡體(301)和兩個第二卡體(302),所述第一卡體(301)的頂部與上蓋(2)轉動連接,兩個第二卡體(302)分別對稱設置在第一卡體(301)的兩側,所述第二卡體(302)與第一卡體(301)轉動連接,所述第二卡體(302)通過第一彈簧(303)與上蓋(2)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2)上設置有兩個連接座(7),兩個連接座(7)與兩個第一彈簧(303)一一對應連接,所述上蓋(2)上設置有多組固定孔(8),多組固定孔(8)沿前蓋(201)和后蓋(202)的分布方向排布,所述連接座(7)通過鎖緊件與其中一組固定孔(8)可拆卸固定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5)的底部和卡瓦主體(3)的夾持面上均設置有微壓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設置有防墜槽(12),所述防墜槽(12)內穿設有防墜柱(13),所述防墜柱(13)與底座(1)可拆卸固定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5)上設置有兩個夾持機構,兩個夾持機構與兩個第二卡體(302)一一對應;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新型安全防脫微壓痕動力卡瓦,其特征在于:兩個壓板(16)形成c型,兩個壓板(16)形成的c型結構開口方向與插板(5)上凹槽(6)的槽口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