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工業,尤其涉及一種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給水泵再循環管路優化系統。
背景技術:
1、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給水泵再循環管路是一種重要的輔助系統,其設計和配置均以保障給水泵的正常運行為主要目標。參見圖1,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通常并聯布置兩臺百分之五十容量汽動給水泵組,每臺給水泵都有自己的進出口管道和再循環管路。兩臺給水泵通過出口母管連接到機組的給水系統,以滿足機組在不同工況下的供水需求。給水泵再循環管路的作用是防止給水泵在剛啟動或低負荷運行時出現水溫升高而汽化的現象。在給水泵的出口管道上,安裝了再循環管路,以控制給水泵的流量和壓力,確保給水泵的正常運行。當給水泵處于啟動初期或低負荷運行時,再循環管路會自動打開,將一部分水返回除氧器水箱,以增加系統的流量,避免給水泵在運行中出現汽蝕現象,延長給水泵的使用壽命。
2、但是隨著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越來越頻繁,給水泵再循環管路系統中給水泵再循環調節門和前電動門需要頻繁開關,故障率越來越高。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給水泵再循環管路是一種重要的輔助系統,其工作壓力高達三十二兆帕,此時,給水泵再循環調節門和前電動門的閥門前后壓力差極大,閥門運行一段時間后往往就出現內漏和卡澀現象。尤其是調節門,它的運行工況及其惡劣,其閥門內組件汽蝕沖刷損壞嚴重,不容易隔離,維修難度較大,維護成本高;目前,給水泵再循環調節門前電動門通常設計為電動閘閥,電動閘閥的閥門閘板前后壓差極大,閥門開關時往往容易卡澀,甚至導致電動閘閥的閥桿斷裂,給水泵再循環管路系統中的給水泄漏;給水泵再循環管路工況尤其惡劣,導致管路和閥門容易出現給水泄漏,給火電機組的安全運行帶來一定的安全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給水泵再循環管路優化系統,能夠有效避免前電動門、調節門的卡澀,延長其使用壽命,降低其維護成本。在調節門故障時,仍不影響再循環管路的運行。
2、為實現本申請的目的,本申請提供如下的技術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給水泵再循環管路優化系統,包括:再循環管路、聯絡門、除氧器,所述再循環管路的主路從除氧器出口接出,途徑水泵裝置后通入除氧器水箱;所述再循環管路的主路上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截止閥、前電動門、調節門,所述第一截止閥的小管徑旁路上連接有第二截止閥,所述前電動門的小管徑旁路上連接有第三截止閥。
4、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再循環管路至少包含兩組,兩組所述再循環管路沿除氧器的中心軸線呈對稱布置。
5、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對稱設置的所述第一截止閥與對稱設置的所述前電動門之間的管路連接一端點,聯絡管連接多個所述端點;所述聯絡管上連接有聯絡門,所述聯絡門旁路上連接有第四截止閥。
6、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調節門包括隔離門,所述隔離門安裝在調節門與管路相接的兩側。
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前電動門與調節門之間連接一隔離放水管,所述隔離放水管上連接有放水截止閥。
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調節門后依次連接后電動門、第一逆止門、節流孔板。
9、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截止閥之前連接第一流量計。
10、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第一截止閥、第二截止閥、第三截止閥、第四截止閥均為電動截止閥。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
12、1、第一截止閥小管徑旁路上設置第二截止閥,由于小管徑旁路第二截止閥通流面積較小,開關時所需力矩較小,第二截止閥先行開啟或延后關閉,可消除主路閥門前后壓差和溫差;有效保護前電動門,解決前電動門卡澀故障;同理,由于前電動門的小管徑旁路上設置第三截止閥,有效保護了調節門,延長其使用壽命,大大降低前電動門、調節門維護成本,滿足機組頻繁低負荷調峰運行的要求。
13、2、再循環管路間設置聯絡管及聯絡門,使多組再循環管路可共用彼此的調節門,即使一臺調節門出現故障,也可實現不停運該給水泵組就可安全有效地將調節門隔離出來進行維修,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的安全性和靈活性得到改善。
14、3、調節門布置了放水截止閥及隔離門,放水截止閥用于放水泄壓,隔離門用于隔離調節門。
15、總的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在調節門故障時將它隔離出來,從而不影響給水泵組的使用;通過在設置第一截止閥、前電動門、聯絡門旁路截止閥,降低主路閥門前后壓差和溫差,對主路上器件進行保護;設置放水截止閥用于放水泄壓;從而保障給水泵的正常運行。
1.一種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給水泵再循環管路優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再循環管路、聯絡門(10)、除氧器(13),所述再循環管路的主路從除氧器(13)出口接出,途徑水泵裝置后通入除氧器水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優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再循環管路至少包含兩組,兩組所述再循環管路沿除氧器(13)的中心軸線呈對稱布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優化系統,其特征在于,對稱設置的所述第一截止閥(1)與對稱設置的所述前電動門(3)之間的管路連接一端點,聯絡管連接多個所述端點;所述聯絡管上連接有聯絡門(10),所述聯絡門(10)旁路上連接有第四截止閥(1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優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門(5)包括隔離門,所述隔離門安裝在調節門(5)與管路相接的兩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優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電動門(3)與調節門(5)之間連接一隔離放水管,所述隔離放水管上連接有放水截止閥(7)。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優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門(5)后依次連接后電動門(6)、第一逆止門(8)、節流孔板(12)。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優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閥(1)之前連接第一流量計(9)。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優化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止閥(1)、第二截止閥(2)、第三截止閥(4)、第四截止閥(11)均為電動截止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