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一種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屬于技術軌道交通。
背景技術:
1、在地鐵系統中,地鐵列車遇到故障時救援列車進行有效救援,保證了鐵路的運行安全和城市交通暢通,在突發故障情況中,尤其是在小半徑彎道這樣的復雜地形,列車的車鉤對接和調整尤為重要。
2、在目前的地鐵故障救援情況下,車鉤對接常常面臨多種情況。首先,在彎道或斜坡等復雜軌道環境中,車鉤的角度可能無法與對接車鉤完全匹配,導致連接困難。其次,車廂或車鉤的微小位置偏差也會影響對接,可能導致車鉤無法完全插入。此外,在狹窄或受限的空間內調整車鉤的角度和位置尤為困難,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由于地鐵線路經常穿越曲線或彎道,車鉤對接的精度和角度對于列車的連掛效率和安全性至關重要。在小半徑彎道中,彎道的曲率使得車鉤和車廂之間的對接角度更加復雜,需要對車鉤進行精確調整,以確保順利對接。除此之外,傳統的調節操作方式往往是通過人力手動進行調節,調節過程中不僅進行的操作繁瑣,還存在操作失誤、調節的準確性不高等問題增加故障的風險,并且操作環境狹窄受限,增加了操作人員受傷的風險。
3、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可以用推或者拉的方式完成對車鉤的調節,并且能幫助操作者在有限的空間內,克服小半徑彎道帶來的角度偏差,確保車鉤能夠安全、穩定地對接,以此來滿足在地鐵列車故障救援方面對便捷性和準確性的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1、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便捷、操作效率高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包括桿體、調整鉤;所述調整鉤包括鉤桿、彎鉤,所述鉤桿固定連接桿體和彎鉤,鉤桿的頂端內側設置有第一內螺紋,鉤桿底端內側設置有第二內螺紋;所述桿體設置有底桿,底桿頂端設置有第一外螺紋,與調整鉤的第一內螺紋和第二內螺紋相配合。
3、所述彎鉤焊接于鉤桿外側。
4、所述桿體還設置有加長桿。
5、所述加長桿的頂端設置有第二外螺紋,加長桿的底端設置有第三內螺紋。
6、所述桿體上設置有防滑結構,防滑結構為多個。
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包括桿體、調整鉤;所述調整鉤包括上彎鉤、下彎鉤和基桿,所述基桿固定連接桿體、上彎鉤、下彎鉤,基桿的底端內側設置有第四內螺紋;所述桿體設置有底桿,底桿頂端設置有第一外螺紋,與調整鉤的第四內螺紋相配合。
8、所述上彎鉤、下彎鉤分別焊接于調整鉤焊接桿的頂端和外側。
9、所述桿體還設置有加長桿。
10、所述加長桿的頂端設置有第二外螺紋,加長桿的底端設置有第三內螺紋。
11、所述桿體上設置有防滑結構,防滑結構為多個。
1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調整鉤使得操作人員可以靈活轉換拉力與推力來調整列車車鉤角度,提高了操作的效率和靈活性。另外,加長桿的加入使得操作人員能夠在受限空間內進行有效調整,克服小半徑彎道帶來的角度偏差,從而確保車鉤的穩定對接。并且桿體上的防滑結構增強了操作的安全性,減少了滑動或脫手的風險。
1.一種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其特征在于:包括桿體、調整鉤;所述調整鉤包括鉤桿、彎鉤,所述鉤桿固定連接桿體和彎鉤,鉤桿的頂端內側設置有第一內螺紋,鉤桿底端內側設置有第二內螺紋;所述桿體設置有底桿,底桿頂端設置有第一外螺紋,與調整鉤的第一內螺紋和第二內螺紋相配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彎鉤焊接于鉤桿外側。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還設置有加長桿。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長桿的頂端設置有第二外螺紋,加長桿的底端設置有第三內螺紋。
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上設置有防滑結構,防滑結構為多個。
6.一種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其特征在于:包括桿體、調整鉤;所述調整鉤包括上彎鉤、下彎鉤和基桿,所述基桿固定連接桿體、上彎鉤、下彎鉤,基桿的底端內側設置有第四內螺紋;所述桿體設置有底桿,底桿頂端設置有第一外螺紋,與調整鉤的第四內螺紋相配合。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彎鉤、下彎鉤分別焊接于調整鉤焊接桿的頂端和外側。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還設置有加長桿。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長桿的頂端設置有第二外螺紋,加長桿的底端設置有第三內螺紋。
10.如權利要求6-9任一項所述的地鐵列車車鉤調整桿,其特征在于:所述桿體上設置有防滑結構,防滑結構為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