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生物領域,具體涉及一株秀珍菇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1、秀珍菇(pleurotus?pulmonarius)又名鳳尾菇,隸屬于蘑菇綱(agaric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側耳科(pleurotaceae)、側耳屬(pleurous)。其味道鮮美,子實體富含氨基酸、蛋白質、多糖等營養和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等功效,因此栽培量逐年上升。根據中國食用菌協會的統計數據,2021年秀珍菇全國產量59.23萬噸,2022年達63.67萬噸,市場前景廣闊。但是,已知的大部分品種的子實體顏色為灰色或褐色,多為叢生,叢生的秀珍菇之間不能分離,生長較快的菇會抑制周邊小菇的生長,表現為出菇不整齊、采收潮次多(一般采收3-4次)、生產周期長(通常需90-180天),產量較低、有效莖數少,子實體大小不均勻、抗黃菇病能力差、穩定性不佳等不良性狀,不適宜工廠化大規模栽培。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秀珍菇菌株p?l.p32(pleurotus?pulmonarius),保藏號為gdmcc?no:65864。
2、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本發明的秀珍菇菌株在秀珍菇栽培和育種中的應用。
3、除非另有說明,本發明涉及液體與液體之間的百分比時,所述的百分比為體積/體積百分比;本發明涉及液體與固體之間的百分比時,所述百分比為體積/重量百分比;本發明涉及固體與液體之間的百分比時,所述百分比為重量/體積百分比;其余為重量/重量百分比。
4、本發明采用如下檢測方法檢測:
5、氨基酸:gb?5009.124-2016;蛋白質:gb?5009.5-2016第一法;脂肪:gb?5009.6-2016第一法;粗多糖:ny/t?1676-2023。
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益的技術效果包括:
7、本發明科學篩選出的秀珍菇菌株,該菌株子實體為灰色,菇形好,子實體菌蓋邊緣圓滑無波浪狀,明顯單生,低溫刺激后原基形成較一致,子實體整齊,產量集中,能工廠化大規模栽培,出菇密度高、可一次性采收(常規品種一般需采收3-4潮),大幅縮短生產周期(較已有主栽品種至少縮短10天以上),節約60%以上的人工采收和運輸成本。此外,菌株產量高,產品營養成分含量高,具有高抗病性。本發明秀珍菇菌株可用于秀珍菇栽培和育種。
8、生物材料保藏
9、本發明所述的秀珍菇菌株命名為p?l.p32(pleurotus?pulmonarius),已于2025年2月8日提交保藏,保藏號:gdmcc?no:65864,保藏單位:廣東省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gdmcc),保藏地址為廣東省先烈中路100號大院59號樓5樓。
1.一株秀珍菇菌株p?l.p32(pleurotus?pulmonarius),保藏號為gdmcc?no:6586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秀珍菇菌株在秀珍菇栽培與育種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