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蠟模,具體為一種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
背景技術:
1、蠟模是一種常用鑄造方式。熔模精鑄主要由模具制造、蠟模制造、殼型制造及隨后的干燥、焙燒、澆注、凝固等工序組成。蠟模是用來形成鑄件型腔的模樣,要獲得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高的鑄件,首先蠟模本身就應該具有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而蠟模制造過程中通常采用人工開合模的方式進行起模,導致人工參與度較高,起模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故此需要一種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
2、現有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在對成型后的產品進行起模時,僅將模具的上下部分進行分離,但通常成型后的產品本身和模具存在一定的緊固性,直接分離模具的上下部分,并不利于成型后的產品與模具的分離,并且在起模后,現有的上下起模裝置需要人工手動取下成型后的產品,因產品本身存在一定的溫度,不便于直接接觸,且成型后的產品本身亦需要冷卻以保證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以解決現有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不利于成型后的產品與模具的分離,且未對起模后的產品進行冷卻,一定程度會影響產品質量進行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包括裝置主體,所述裝置主體的頂部設置有推料機構,所述推料機構包括液壓缸,所述液壓缸的輸出端設置有移動桿,所述移動桿遠離液壓缸的一端設置有彈性桿,所述彈性桿遠離移動桿的一端設置有推桿,所述彈性桿的外側套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底部設置有限位筒,所述裝置主體上開設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內部設置有第二電磁鐵,所述第二電磁鐵的頂部設置有第二導磁座,所述第二導磁座的頂部設置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二彈簧通過基座連接有卡板。
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卡板與模具進行卡合,當注蠟之后,產品在模具與卡板共同構成的結構中成型,當液壓缸使用時,推動移動桿下移,進而使彈性桿下移,當彈性桿不斷移出限位筒時,延伸出限位筒底部的彈性桿不再受限。
4、進一步的,所述移動桿的外側設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一端設置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上開設有通孔,所述矩形板的兩側設置有第一電磁鐵,所述第一電磁鐵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導磁座。
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第一電磁鐵通電,使第一導磁座對導磁金屬材質的模具盒產生作用,將其順利吸附于第一導磁座上,在第一導磁座的輔助下,將卡板和模具盒進行脫離,完成起模作業的第一步。
6、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導磁座的兩側設置有水槽,所述水槽上設置有導流板,所述水槽的側壁設置有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設置有電磁閥。
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推桿因彈性桿移出限位筒后,不再受限時,彈性桿在彈性回復力的作用下向兩側移動,進而推動推桿移動,在推桿的推動下,成型后的產品與卡板順利脫離。
8、進一步的,所述液壓缸的輸出端與移動桿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桿與彈性桿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桿與推桿固定連接。
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液壓缸使用時,推動移動桿下移,進而推動彈性桿下移,當彈性桿移出限位筒時,在彈性桿彈性回復力的作用下,推動與其固定連接的推桿向兩側移動。
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電磁鐵與矩形板固定連接,所述矩形板與固定套筒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套筒與裝置主體固定連接。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套筒與裝置主體的固定連接方式,方便裝置主體對固定套筒提供支撐,又因矩形板與固定套筒的固定連接方式,使得矩形板通過固定套筒完成固定,確保其使用時的穩固。
12、進一步的,所述固定套筒的內徑與通孔的直徑相一致,所述限位筒的內徑大于兩倍的彈性桿直徑。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得移動桿在液壓缸的作用下可順利通過固定套筒的底部進入矩形板的通孔內,以便推動彈性桿,使其移出限位筒。
14、進一步的,所述卡板設置有兩組,兩組所述卡板呈鏡像設置,每組所述卡板設置有多個,且每組的多個所述卡板呈均勻等距分布。
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卡板設置有兩組,且每組卡板設置多個,方便裝置主體一次性啟動時,對多個模具盒與卡板,以及卡板與產品同時進行起模。
16、進一步的,所述導流板位于卡板下方的一側,且所述導流板與卡板的數量相一致。
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起模后,從卡板上下落的產品,順利下落至卡板下方一側的導流板上,因導流板與卡板數量一致,可統一對下落的成品進行承接。
18、進一步的,所述卡板為阻磁材質,所述基座為鐵素體不銹鋼材質,所述推桿為橡膠材質。
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鐵素體不銹鋼材質的基座可在第二電磁鐵通電時,在第二電磁鐵和第二導磁座的協同作用下,因磁場力的作用而順利下移。
2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電磁鐵、第二電磁鐵和電磁閥均與外部控制器相連接,所述進水管與外部水源相連通。
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外部控制器的作用下,控制第一電磁鐵和第二電磁鐵通斷電,以便卡板與模具盒的分離,以及卡板和產品的分離。
22、綜上所述,本發明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發明通過設置卡板、彈性桿和推桿,利用卡板與模具進行卡合,當注蠟之后,產品在模具與卡板共同構成的結構中成型,當液壓缸使用時,推動移動桿下移,進而使彈性桿下移,當彈性桿不斷移出限位筒時,延伸出限位筒底部的彈性桿不再受限,故而在其彈性回復力的作用下,推動推桿向兩側移動,推動卡板上的產品移動,使其與卡板分離,有序完成起模,確保成品順利脫模;
24、2、本發明通過設置導流板和水槽,使得起模后的成型產品通過導流板滑落至水槽中,利用水槽中的冷水對成型產品進行冷卻,對成型產品進行降溫,避免成型產品的溫度直接接觸操作人員,同時,水槽中的冷水可輔助成型產品進一步固化,保證產品質量。
1.一種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包括裝置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主體(1)的頂部設置有推料機構(2),所述推料機構(2)包括液壓缸(201),所述液壓缸(201)的輸出端設置有移動桿(206),所述移動桿(206)遠離液壓缸(201)的一端設置有彈性桿(207),所述彈性桿(207)遠離移動桿(206)的一端設置有推桿(209),所述彈性桿(207)的外側套設有第一彈簧(208),所述第一彈簧(208)的底部設置有限位筒(205),所述裝置主體(1)上開設有空腔(11),所述空腔(11)的內部設置有第二電磁鐵(4),所述第二電磁鐵(4)的頂部設置有第二導磁座(41),所述第二導磁座(41)的頂部設置有第二彈簧(5),所述第二彈簧(5)通過基座(61)連接有卡板(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桿(206)的外側設置有固定套筒(202),所述固定套筒(202)的一端設置有矩形板(203),所述矩形板(203)上開設有通孔(204),所述矩形板(203)的兩側設置有第一電磁鐵(3),所述第一電磁鐵(3)的底部設置有第一導磁座(3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導磁座(41)的兩側設置有水槽(8),所述水槽(8)上設置有導流板(7),所述水槽(8)的側壁設置有進水管(81)和出水管(82),所述進水管(81)和出水管(82)上均設置有電磁閥(9)。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缸(201)的輸出端與移動桿(206)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桿(206)與彈性桿(207)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桿(207)與推桿(209)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磁鐵(3)與矩形板(203)固定連接,所述矩形板(203)與固定套筒(202)固定連接,所述固定套筒(202)與裝置主體(1)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筒(202)的內徑與通孔(204)的直徑相一致,所述限位筒(205)的內徑大于兩倍的彈性桿(207)直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6)設置有兩組,兩組所述卡板(6)呈鏡像設置,每組所述卡板(6)設置有多個,且每組的多個所述卡板(6)呈均勻等距分布。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板(7)位于卡板(6)下方的一側,且所述導流板(7)與卡板(6)的數量相一致。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6)為阻磁材質,所述基座(61)為鐵素體不銹鋼材質,所述推桿(209)為橡膠材質。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液壓式上下起模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磁鐵(3)、第二電磁鐵(4)和電磁閥(9)均與外部控制器相連接,所述進水管(81)與外部水源相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