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建筑工程,更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明挖地鐵車站局部水平擴建結構。
背景技術:
1、現有技術中通過明挖法或暗挖法進行地鐵車站施工。然而隨著城市快速發展,地鐵車站施工周邊環境越發復雜,針對情況復雜的施工環境,全部采用明挖法無法實施,而采用暗挖法,存在施工風險高、周期長,造價高等缺點。
2、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能夠減少周邊環境影響,提高施工效率的明挖地鐵車站局部水平擴建結構是本領域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明挖地鐵車站局部水平擴建結構,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2、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明挖地鐵車站局部水平擴建結構,包括:明挖區域和位于明挖區域一側的暗挖擴建區域;所述明挖區域設有明挖主體結構;所述明挖區域與所述暗挖擴建區域的接口處設有臨時混凝土墻和臨時立柱;所述臨時混凝土墻頂端設有第一型鋼混凝土托梁;所述第一型鋼混凝土托梁與所述明挖區域的所述明挖主體結構相連。
4、優選地,所述第一型鋼混凝土托梁頂端設有墻下縱梁。
5、優選地,所述墻下縱梁頂端設有頂板橫向梁。
6、優選地,所述第一型鋼混凝土托梁通過第二型鋼混凝土托梁與所述明挖主體結構相連。
7、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取得了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在明挖區域一側設置暗挖擴建區域,由此可以在周邊環境影響較小位置采用明挖法施工后進行局部水平暗挖擴建施工,從而可以有效減少周邊環境影響,并且能夠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間,加快施工進度。
1.一種明挖地鐵車站局部水平擴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明挖區域和位于明挖區域一側的暗挖擴建區域;所述明挖區域設有明挖主體結構(1);所述明挖區域與所述暗挖擴建區域的接口處設有臨時混凝土墻(2)和臨時立柱;所述臨時混凝土墻(2)頂端設有第一型鋼混凝土托梁(3);所述第一型鋼混凝土托梁(3)與所述明挖區域的所述明挖主體結構(1)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明挖地鐵車站局部水平擴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鋼混凝土托梁(3)頂端設有墻下縱梁(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明挖地鐵車站局部水平擴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墻下縱梁(4)頂端設有頂板橫向梁(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明挖地鐵車站局部水平擴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鋼混凝土托梁(3)通過第二型鋼混凝土托梁(5)與所述明挖主體結構(1)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