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健身用具,更具體講的是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
背景技術:
1、健身護腰帶是一種在健身活動中用于保護腰部、輔助核心發力的裝備,在深蹲、硬拉、臥推、肩推等大重量力量訓練動作時,由于對核心和腰部壓力大,通過佩戴護腰帶可保護腰部、提升訓練表現并能穩定身體、減輕腰部負擔。
2、公開號為cn205728243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健身腰帶及其固定鎖扣,它包括腰帶帶體和固定鎖扣,的腰帶帶體為帶狀結構,在帶體兩端的長度方向上分別設置有鎖扣固定孔和腰帶連接孔,鎖扣固定孔為長度方向上依次設置有的單個圓形孔,腰帶連接孔為長度方向上依次設置有的雙排圓形孔,固定鎖扣通過鎖扣固定孔與腰帶帶體一端進行固定,固定鎖扣包括與腰帶帶體一端固定連接固定座和與腰帶帶體進行活動連接的扣體,扣體通過連接塊與腰帶連接孔相連接。
3、上述健身護腰帶當鎖扣固定孔與固定座相固定,連接塊與腰帶連接孔相連接時,固定鎖扣將腰帶帶體的兩端進行首尾相連接圍成環狀結構,從而保持對訓練者腰部的束縛力,并防止超伸情況的出現,然而在使用時該健身護腰帶時存在有一定的問題,當訓練者首次佩戴此腰帶,并通過鎖扣扣緊后,往往無法直接圍成令訓練者感到舒適的大小,此時就需要訓練者將連接塊從腰帶連接孔中拔除,再與另一腰帶連接孔連接至少一次對腰帶帶體圍成的大小進行調節,部分情況下還可能需要進行更多次數的調節,因而缺乏自適應調節的功能,導致調節流程較為繁瑣,調節較為不便,無法實現快速調節,此外,僅通過連接塊與腰帶連接孔扣合的方式難以有效的將腰帶帶體兩端鎖止,導致束緊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以上情況,為克服上述現有健身護腰帶被訓練者佩戴并需要進行調節時,調節流程較為繁瑣,調節較為不便,無法實現快速調節,且通過連接塊與腰帶連接孔扣合的方式難以有效的將腰帶帶體兩端鎖止,導致其束緊效果較差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功能的,大小調節流程簡單、調節方便,能夠實現快速調節,且束緊效果較佳的健身護腰帶。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3、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它包括腰帶扣和腰帶本體,腰帶扣包括外殼、撥動器和止逆器,外殼的底部形成有下安裝槽,下安裝槽的一側形成有左右對置的延伸板,兩延伸板之間形成有過帶通道,且延伸板上開設有滑道,滑道與過帶通道連通,外殼的頂部開設有前安裝槽和后安裝槽,前安裝槽和后安裝槽與過帶通道上下相對并連通,撥動器和止逆器分別鉸接在前安裝槽和后安裝槽中,并延伸至過帶通道內,腰帶本體的一端固定于下安裝槽中,腰帶本體的上表面依次形成有棘齒,撥動器用于抓取棘齒,止逆器用于與棘齒的止回面配合。
4、作為優選的是,撥動器包括撥動扳手、活動轉軸、第一扭簧和撥動爪,前安裝槽的側壁上開設有活動導槽,活動導槽為上下走向,活動轉軸與撥動扳手連接,并滑動配合于活動導槽中,撥動爪與撥動扳手連接,并用于抓取棘齒,第一扭簧套接于撥動爪上,且其端部與外殼的頂部連接。
5、作為優選的是,撥動爪具有爪頭,爪頭上開設有撥動槽,撥動槽的形狀與棘齒的外形匹配,且撥動爪的左右兩側形成有支撐塊,撥動扳手上對應形成有支撐座,支撐座上開設有卡槽,支撐塊嵌設于卡槽中。
6、作為優選的是,支撐座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塊,過帶通道中對應形成有第二限位塊,第二限位塊位于第一限位塊的轉動路徑上。
7、作為優選的是,止逆器包括止逆扳手、第一固定轉軸、止逆撥片、第二固定轉軸和第二扭簧,止逆扳手通過第一固定轉軸鉸接于后安裝槽內,止逆撥片通過第二固定轉軸鉸接于后安裝槽內,且止逆撥片與止逆扳手連接,第二扭簧的兩端套裝于止逆扳手和止逆撥片上。
8、作為優選的是,止逆扳手上形成有轉座,轉座上形成有拉鉤,止逆撥片上形成有凸軸,凸軸與拉鉤對應,并相互扣合,第二扭簧的一端套裝于轉座上,另一端自凸軸上方穿過并套裝于止逆撥片上。
9、作為優選的是,止逆扳手上形成有第三限位塊,外殼上形成有限位槽,第三限位塊限位槽上下相對,并插接配合。
10、作為優選的是,腰帶本體通過第一螺紋緊固件固定于下安裝槽中。
11、作為優選的是,過帶通道中形成有分隔板,前安裝槽和后安裝槽分別位于分隔板的前后兩側。
12、作為優選的是,外殼包括側翼板體和頂部板體,側翼板體具有兩組,兩組側翼板體分設于頂部板體的左右兩側,并通過第二螺紋緊固件固定,下安裝槽、過帶通道、滑道和分隔板均位于頂部板體上,前安裝槽和后安裝槽均位于側翼板體和頂部板體的配合位上。
13、殼體的側壁上設有呼吸器。
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5、(1)當腰帶本體的自由端插入過帶通道,且左右側緣嵌入滑道,撥動器通過轉動進入過帶通道后抓取棘齒,并通過往復轉動帶動所抓取的棘齒移動,從而帶動腰帶本體自由端移動,實現直徑的調節,當由撥動器抓取的棘齒移動單位距離后,即脫離與撥動器的連接,撥動器可再次通過轉動抓取下一棘齒,由于棘齒的寬度較小,使得腰帶本體自由端每一次的移動距離與單位距離相等,實現直徑的精確調節,且整個調節過程只需訓練者操作控制器轉動完成,具有較佳的自適應調節功能,使得調節流程簡單,調節方便,能夠實現快速調節。
16、(2)止逆器在初始狀態下即位于過帶通道內,并與棘齒的止回面配合,這樣在配合狀態下將僅允許棘齒向一個方向移動,從而對腰帶本體自由端的移動方向進行限制,有效的避免了腰帶本體的回抽,在腰帶本體束緊的情況下持久的保持束緊力,為訓練者提供較佳的束緊效果。
1.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它包括腰帶扣(a1)和腰帶本體(a2),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扣(a1)包括外殼(1)、撥動器(2)和止逆器(3),所述外殼(1)的底部形成有下安裝槽(101),所述下安裝槽(101)的一側形成有左右對置的延伸板(102),兩所述延伸板(102)之間形成有過帶通道(103),且延伸板(102)上開設有滑道(103a),所述滑道(103a)與過帶通道(103)連通,所述外殼(1)的頂部開設有前安裝槽(104)和后安裝槽(105),所述前安裝槽(104)和后安裝槽(105)與過帶通道(103)上下相對并連通,所述撥動器(2)和止逆器(3)分別鉸接在前安裝槽(104)和后安裝槽(105)中,并延伸至所述過帶通道(103)內,所述腰帶本體(a2)的一端固定于下安裝槽(101)中,所述腰帶本體(a2)的上表面依次形成有棘齒(4),所述撥動器(2)用于抓取棘齒(4),所述止逆器(3)用于與棘齒(4)的止回面配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撥動器(2)包括撥動扳手(2a)、活動轉軸(2b)、第一扭簧(2c)和撥動爪(2d),所述前安裝槽(104)的側壁上開設有活動導槽(104a),所述活動導槽(104a)為上下走向,所述活動轉軸(2b)與撥動扳手(2a)連接,并滑動配合于活動導槽(104a)中,所述撥動爪(2d)與撥動扳手(2a)連接,并用于抓取棘齒(4),所述第一扭簧(2c)套接于撥動爪(2d)上,且其端部與外殼(1)的頂部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撥動爪(2d)具有爪頭(201),所述爪頭(201)上開設有撥動槽(201a),所述撥動槽(201a)的形狀與棘齒(4)的外形匹配,且所述撥動爪(2d)的左右兩側形成有支撐塊(202),所述撥動扳手(2a)上對應形成有支撐座(203),所述支撐座(203)上開設有卡槽(203a),所述支撐塊(202)嵌設于卡槽(203a)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203)上形成有第一限位塊(103b),過帶通道(103)中對應形成有第二限位塊(103b),所述第二限位塊(103b)位于第一限位塊(103b)的轉動路徑上。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器(3)包括止逆扳手(3a)、第一固定轉軸(3b)、止逆撥片(3c)、第二固定轉軸(3d)和第二扭簧(3e),所述止逆扳手(3a)通過第一固定轉軸(3b)鉸接于后安裝槽(105)內,所述止逆撥片(3c)通過第二固定轉軸(3d)鉸接于后安裝槽(105)內,且止逆撥片(3c)與止逆扳手(3a)連接,所述第二扭簧(3e)的兩端套裝于止逆扳手(3a)和止逆撥片(3c)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扳手(3a)上形成有轉座(301),所述轉座(301)上形成有拉鉤(301a),所述止逆撥片(3c)上形成有凸軸(302),所述凸軸(302)與拉鉤(301a)對應,并相互扣合,所述第二扭簧(3e)的一端套裝于轉座(301)上,另一端自凸軸(302)上方穿過并套裝于止逆撥片(3c)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逆扳手(3a)上形成有第三限位塊(303),所述外殼(1)上形成有限位槽(106),所述第三限位塊(303)限位槽(106)上下相對,并插接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1、2、3、4、6或7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帶本體(a2)通過第一螺紋緊固件(5)固定于下安裝槽(101)中。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其特征在于,過帶通道(103)中形成有分隔板(107),前安裝槽(104)和后安裝槽(105)分別位于分隔板(107)的前后兩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具有自適應調節且可自鎖的健身護腰帶,其特征在于,外殼(1)包括側翼板體(1a)和頂部板體(1b),所述側翼板體(1a)具有兩組,兩組所述側翼板體(1a)分設于頂部板體(1b)的左右兩側,并通過第二螺紋緊固件(6)固定,下安裝槽(101)、過帶通道(103)、滑道(103a)和分隔板(107)均位于頂部板體(1b)上,前安裝槽(104)和后安裝槽(105)均位于側翼板體(1a)和頂部板體(1b)的配合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