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具體為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
背景技術:
1、肩袖又叫旋轉袖,是包繞在肱骨頭周圍的一組肌腱復合體,肱骨頭的前方為肩胛下肌腱,上方為岡上肌腱,后方為岡下肌腱和小圓肌腱,這些肌腱的運動導致肩關節旋內,旋外和上舉活動,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肌腱將肱骨頭穩定于肩胛盂上,對維持肩關節的穩定和肩關節活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肩袖損傷初期康復訓練要使用支具,將肩關節保持在輕度外展位,術后第1天,開始肘、腕、手指關節的主動活動,并逐漸增加活動的時間和次數。術后第2天開始進行肩關節被動活動;術后4周內,禁止主動肩關節活動,4周后可逐漸增大肩關節被動活動范圍,以不引起疼痛為宜;肩袖損傷多長時間能完全恢復并不能確定,但只要康復訓練方法正確,患者的肩袖損傷才可以解決
3、傳統的肩袖懸吊支具的支撐角度不可調節,且位置固定,不能進行簡單的康復活動,時間久容易引起病人的不適和疼痛,并且由于肘部缺少合適的支撐,容易造成肘部懸空,引起關節酸痛和三角肌不適,進而拖慢患者的康復進度,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傳統的肩袖懸吊支具的支撐角度不可調節,且位置固定,不能進行簡單的康復活動,并且由于肘部缺少合適的支撐,容易造成肘部懸空,引起關節酸痛和三角肌不適,進而拖慢患者的康復進度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包括兩組防護殼和第一魔術貼,兩組所述防護殼的外側活動連接有第一魔術貼,所述防護殼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頂部連接有第一活動板,所述固定板與第一活動板的連接點插設有第一轉軸,所述第一活動板通過第一轉軸與固定板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的右端連接有第二活動板,所述第一活動板與固定板之間設置有支撐組件;
3、所述支撐組件包括第一固定塊、連接桿、插銷、連接槽和聯動組件,所述第一活動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兩組第一固定塊,兩組所述第一固定塊的內側轉動連接有連接桿,所述第一固定塊與連接桿的內部插設有插銷,所述固定板的表面開設有連接槽,所述連接槽的內部設置有聯動組件。
4、優選的,所述第一活動板和第二活動板的表面均設置有固定組件,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定位板、第二固定塊、第二魔術貼和調節組件,所述第一活動板和第二活動板的表面前后兩側連接有兩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所述第二固定塊的外側連接有第二魔術貼,所述第一活動板和第二活動板的內部設置有調節組件。
5、優選的,所述聯動組件包括滑槽、活動塊、第二轉軸、第三轉軸、活動槽和限位塊,所述固定板的內部兩側開設有兩組滑槽,所述連接桿的另一端連接有活動塊,所述活動塊的內部插設有第二轉軸,所述連接桿通過第二轉軸與活動塊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活動塊的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三轉軸,所述第三轉軸的外側轉動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位于滑槽內,且直徑與滑槽相適配,所述固定板的內部開設有活動槽,所述活動槽的直徑與活動塊相適配,所述活動槽的內壁位于連接槽處等距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活動塊的底部和限位塊的橫截面均為直角三角形。
6、優選的,所述調節組件包括第四轉軸、第一扭簧和卡槽,所述定位板的左右兩側固定連接有第四轉軸,所述第四轉軸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活動板和定位板相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和第二活動板的前后兩側位于定位板處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為矩形。
7、優選的,所述第一活動板與第二活動板的連接處設置有鎖定組件,所述鎖定組件包括第五轉軸、棘輪、第六轉軸、限位板、第二扭簧和活動桿,所述第二活動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五轉軸,所述第五轉軸的外側固定連接有棘輪,所述第一活動板的底部轉動連接有第六轉軸,所述第六轉軸的外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板,所述第六轉軸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活動板和限位板相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的底部外側活動連接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位于限位板的左側。
8、優選的,所述第五轉軸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指示盤,所述第一活動板的底部開設有觀察孔,所述指示盤的表面設置有刻度尺。
9、優選的,底部一組所述防護殼的外表面前后兩側固定連接有兩組第三固定塊,所述第三固定塊的表面活動連接有第三魔術貼。
10、優選的,所述防護殼、第一活動板和第二活動板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防護墊,所述防護墊為透氣材質。
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發明通過支撐組件的設置,可以根據需求調整患者肢體的抬升支撐角度,在佩戴著該支具的情況下進行自適應調節,從而帶動活動塊沿著滑槽進行移動,抬升到合適的角度大小后,使肢體自然下垂,通過蹺蹺板原理使活動塊在活動槽發生傾斜,將活動塊的下端與限位塊貼合,從而對第一活動板進行限位,使得肘部不會懸空,降低關節酸痛和增加三角肌的舒適度。
13、2、本發明通過鎖定組件的設置,便于對手部角度進行調節,對應肩關節不同的外展角度,在第二活動板進行轉動時帶動棘輪旋轉,并推動限位板,通過第六轉軸與限位板處的齒牙碰撞,發出轉動聲響,并通過指示盤與觀察孔的配合,能夠在調控時通過觸覺和聽覺直觀的反饋,調整合適的角度。
1.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包括兩組防護殼(1)和第一魔術貼(2),其特征在于:兩組所述防護殼(1)的外側活動連接有第一魔術貼(2),所述防護殼(1)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頂部連接有第一活動板(4),所述固定板(3)與第一活動板(4)的連接點插設有第一轉軸(5),所述第一活動板(4)通過第一轉軸(5)與固定板(3)轉動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4)的右端連接有第二活動板(6),所述第一活動板(4)與固定板(3)之間設置有支撐組件(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板(4)和第二活動板(6)的表面均設置有固定組件(8),所述固定組件(8)包括定位板(81)、第二固定塊(82)、第二魔術貼(83)和調節組件(84),所述第一活動板(4)和第二活動板(6)的表面前后兩側連接有兩組定位板(81),所述定位板(8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82),所述第二固定塊(82)的外側連接有第二魔術貼(83),所述第一活動板(4)和第二活動板(6)的內部設置有調節組件(8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組件(75)包括滑槽(751)、活動塊(752)、第二轉軸(753)、第三轉軸(754)、活動槽(756)和限位塊(757),所述固定板(3)的內部兩側開設有兩組滑槽(751),所述連接桿(72)的另一端連接有活動塊(752),所述活動塊(752)的內部插設有第二轉軸(753),所述連接桿(72)通過第二轉軸(753)與活動塊(752)的上端轉動連接,所述活動塊(752)的中心位置固定連接有第三轉軸(754),所述第三轉軸(754)的外側轉動連接有滑塊(755),所述滑塊(755)位于滑槽(751)內,且直徑與滑槽(751)相適配,所述固定板(3)的內部開設有活動槽(756),所述活動槽(756)的直徑與活動塊(752)相適配,所述活動槽(756)的內壁位于連接槽(74)處等距固定連接有限位塊(757),所述活動塊(752)的底部和限位塊(757)的橫截面均為直角三角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組件(84)包括第四轉軸(841)、第一扭簧(842)和卡槽(843),所述定位板(81)的左右兩側固定連接有第四轉軸(841),所述第四轉軸(841)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扭簧(842),所述第一扭簧(842)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活動板(4)和定位板(81)相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4)和第二活動板(6)的前后兩側位于定位板(81)處開設有卡槽(843),所述卡槽(843)為矩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動板(4)與第二活動板(6)的連接處設置有鎖定組件(9),所述鎖定組件(9)包括第五轉軸(91)、棘輪(92)、第六轉軸(93)、限位板(94)、第二扭簧(95)和活動桿(96),所述第二活動板(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五轉軸(91),所述第五轉軸(91)的外側固定連接有棘輪(92),所述第一活動板(4)的底部轉動連接有第六轉軸(93),所述第六轉軸(93)的外側固定連接有限位板(94),所述第六轉軸(9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扭簧(95),所述第二扭簧(95)的兩端分別與第一活動板(4)和限位板(94)相連接,所述第一活動板(4)的底部外側活動連接有活動桿(96),所述活動桿(96)位于限位板(94)的左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轉軸(91)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指示盤(97),所述第一活動板(4)的底部開設有觀察孔(98),所述指示盤(97)的表面設置有刻度尺。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底部一組所述防護殼(1)的外表面前后兩側固定連接有兩組第三固定塊(10),所述第三固定塊(10)的表面活動連接有第三魔術貼(11)。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袖術后的固定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殼(1)、第一活動板(4)和第二活動板(6)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防護墊(85),所述防護墊(85)為透氣材質。